近年来,金川区综治中心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进程,深入开展 “三无三不” 村(社区)创建工作,为全区和谐稳定筑牢根基。
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作为金川区综治工作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其居民大部分为城郊四村的农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村民身份向居民身份的转变,衍生出诸多复杂的矛盾纠纷。诸如土地流转补偿争议、因生活方式改变引发的邻里纠纷等问题,一度成为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
近期,一起邻里纠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社区综治专干透露,金川区地税家属楼的刘某,疑似患有精神障碍,行为举止颇为异常。只要看到楼下有人经过或者车辆停留,刘某便会随意扔东西,这一行为引发小区居民强烈不满,多次选择报警,并向社区反映此事。由于刘某情绪极易失控,相关工作人员很难进入其家中开展工作。面对这一棘手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先与周边邻居耐心沟通协调,告知大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做好自我防护。居民们在了解刘某的特殊状况后,也逐渐理解并配合社区的调解安排。
鉴于刘某情况特殊,社区综治专干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多次与刘某家属深入沟通协商。最终决定,今年6月左右带刘某前往外地就医。目前,为最大程度减少刘某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其父母每天清晨会带他回乡下,晚上再返回城区。同时,社区专门安排网格员对刘某进行跟踪回访,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
在金川区滨河路街道龙云里社区,类似的矛盾纠纷并非个例。为实现矛盾的高效化解,社区安排网格员开展常态化的摸排工作,深入街巷、楼栋,主动发现潜在矛盾隐患。与此同时,社区与辖区派出所等部门紧密协作,搭建起常态化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共同研讨解决重大矛盾的方案。充分借助 “金事e通” 平台及时上传各类矛盾纠纷等案件,若遇到棘手的重大事件,向上逐级上报,确保问题能得到妥善处理,全力保障社区的和谐稳定。
随着综治工作稳步推进,社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诉讼案件数量显著下降,成功实现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居民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环境,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生活的安心与舒适。这些显著成效,为金川区进一步深化综治工作提供了实践基础。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作用,金川区制定《金川区城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体化处置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模式,按照“一站式” 接待、“一平台”分解 、“一揽子”解决的原则,重集成融合、重资源统筹、重载体运用,将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纠纷“集散地”、多元解纷“桥头堡”、社会治理“晴雨表”。
在已有的综治中心建设成果基础上,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数字化纽带将原本分散在各部门、各环节的治理力量紧密相连,进一步提升全区整体治理水平,让基层治理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服务于民。
据金川区综治中心主任陈国贤介绍,金川区全面推广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陇情e通”,并将自主搭建的网格信息直通车并入“陇情e通”,实现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部门协同联动。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打通基层治理的 “最后一米”。
今年第一季度,各级综治中心通过“陇情e通(金昌版)”平台办理社情民意、社会治安、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事项13460件,其中,网格员录入办理13448件,村(社区)办理10件,镇(街道)办理2件。
作者:宋金凤 王宁
来源:今日金川客户端
编辑:柴纳敏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