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长春从“光学摇篮”迈向光电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07:56:00    

《经济日报》2025年6月22日4版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2024年,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7.1%,距千亿元产值目标相去不远。


2023年,长春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把光电信息产业打造成继汽车产业之后的新支柱产业,出台《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末,实现光电信息产业综合产值超千亿元、企业超千户的“双千”目标。“目前来看,今年能够圆满完成该目标。”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慧丰表示。



图为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上长春北湖未来科学城展位


立足优势


长春市发展光电信息产业有基础、有优势。长春市被誉为“新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拥有新中国光学领域第一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先后制造了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光学领域十几项“中国第一”。以长春光机所为基础,长春市培育出一大批光学领域科技型企业,其中包括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依托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光机所等高校院所,长春市持续汇聚全国光电领域顶尖研发力量。截至目前,该市在光电信息领域拥有两院院士10人,博士生导师15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人才3000余人;建成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等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在高性能CMOS传感器、新型激光器等12个高精尖特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


“光电信息产业是长春市科研实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长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方述华表示,为保障光电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长春市发布了支持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即“星光20条”)、“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18条”等政策举措。


据了解,该市“星光20条”围绕支持优质企业培育、新产品推广应用、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进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共制定20条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逾6亿元支持光电信息产业发展。


“长春市‘星光20条’等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嵩告诉记者,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实验工厂,经过多年发展,已在光电测控领域形成突出优势,并在技术研发、精密制造等方面不断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该公司申报的“高精度光学元件研发项目”“国产化低射远比变焦距可见光镜头”等项目均获得了长春市级科技专项资金扶持,加速技术转化落地。


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以批量化提供光学主载荷为主营业务之一的商业化航天公司。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落地长春经开区以来,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对接、服务保障等多维度支持,给予院士及其团队创业奖励1000万元、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300万元,并指导建立了吉林省新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我们将充分利用长春光电领域的科教、人才和产业有利条件,建设全球最新一代光学遥感成像技术的大型智能遥感星座项目,打造全球领先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体系。”吉天星舟创始人张刘说。


优化空间


近年来,长春市在光电信息领域积极谋划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承载空间,加速建设长春新区、经开区、汽开区、净月区和中韩示范区“4+1”产业核心区,全力构建区域布局优化、协作配套完善、特色产业集聚的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是长春新区一家专注于光栅位移传感器研制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杨尚告诉记者,光栅尺与编码器犹如工业母机、电子制造等重大装备的“眼睛”,关乎检测和加工的精度,光栅尺越长,生产工艺越复杂。今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该公司亮相了一款测量长度可达30040毫米、精度为5微米的大量程封闭式光栅尺,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长春新区集聚优质光电信息企业360家,涉及光电子行业28个,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近500项。


长春新区管委会主任徐勇介绍,新区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的长智光谷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搭建了智能机器人及传感器产业园、智算中心等8个特色园区,可为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除了长春新区“长智光谷”,长春经开区“光电小镇”以及该市的“芯光产业园”“珩光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加快建设、完善功能。这“一谷一镇三园”,肩负着推动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裂变式发展的殷切期待。


长春经开区是该市光电信息产业核心区之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就坐落于此。长春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孙海为介绍,聚焦光电传感、激光与应用等六大领域,经开区构建了完善的产业链体系,集聚优质光电企业百余家。其中,在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初步构建起从材料研发、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汇聚了奥普光电等数十家行业领军企业;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构建起闭环生产体系。


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长春经开区采取“政府+高校院所+合资公司”的合作模式,搭建了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六大创新平台,吉光实验室、Light学术出版中心等四大创新中心,半导体激光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中心等十大中试基地。


在优化产业承载空间的同时,长春市还成立了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组建光电信息产业“一会三联盟”(科创联盟、企业联盟、基金联盟以及专家委员会),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持续强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融合发展


在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上,吉林珩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无人智能防御产品备受瞩目。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尚波介绍,本产品以激光光束为“武器”,用低成本电能就可实现高效打击,能更有效解决国内无人机“黑飞”、机场安全驱鸟、城市关键设施防御等安全问题。


近年来,长春市加快光电信息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力争在交叉和细分领域形成更多突破点。根据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该市重点聚焦“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推进集成电路高端化发展、激光及新型显示与照明规模化发展、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融合化发展。


位于长春新区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实现117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能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8次至40次重访,可为地理测绘、农林生产等提供高质量的遥感信息和产品服务。该公司科研部部长韦树波介绍,长光卫星年出口订单已达10亿元,未来两三年有望再上新台阶。


方述华表示,下一步,长春市将加快建设半导体与高端制造、卫星技术与应用及低空经济、光电材料与显示、光电传感与仪器、激光技术与应用、汽车电子六大产业集群,精心打造“长春光电城”优质品牌。


优化生态、赋能产业。长春市将落实促进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释放“光电+”融合效应;发挥“一会三联盟”支撑作用,提高产业链协同效率;依托长兴基金和未来种子基金,培育壮大早中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集聚。


深化融合、驱动创新。长春市将推进北湖未来科学城建设,打造东北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聚焦项目、强链提质。长春市将推进“一谷一镇三园”建设,打造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推动重大项目快速建设、竣工、满产;支持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垂直整合,完善产业链条;持续招引落地一批光电领域重大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表示,除了建设更具特色的光电产业集群,长春市还将构建更高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打造中国光电城,“长春力争到‘十五五’时期末,全市光电信息企业数量和综合产值分别突破1500家和1600亿元。”



来 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立方风控鸟·晚报(8月15日)

立方风控鸟·晚报(8月15日)

①商丘古城保护开发建设公司拟发行16.35亿元公司债,获上交所通过;②新乡投资集团获准注册20亿元PPN;③平顶山发投集团拟发行10亿元中票,用于偿还债务融资工具;④因内控存在缺陷,百傲化学被大连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⑤科华控股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陈洪民及其一致行动人筹划股份转让事宜,该公司

2025-08-15 20:46:00

20条“硬核”举措力挺民营经济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派送政策“大礼包”

20条“硬核”举措力挺民营经济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派送政策“大礼包”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8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杨晓慧 陈雪松)为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助企纾困、集成服务赋能、法治保障护航四大方向,推出20条务实举措。营商环境再升级,承诺即入、一码通查。厦门率

2025-08-15 09:14:00

导演娄烨被指“职务侵占”达千万元,投资方称已提请刑事立案侦查

导演娄烨被指“职务侵占”达千万元,投资方称已提请刑事立案侦查

7月25日,福莱魔石影业(厦门)有限公司发出公开声明,表示该公司自2020年11月起委托娄烨担任电影《三个字》(暂定名)的总负责人、监制、导演、制片人。娄烨受托期间,该电影项目由福莱魔石影业全资投资。但电影项目启动不久后,该公司发现电影项目的账目管理严重混乱,娄烨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侵占该公司资金。为保

2025-07-26 11:35:00

李静:守正创新 浇灌金融硕果

李静:守正创新 浇灌金融硕果

金融之基在“守正”,即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之本。实体经济如大地,金融若江河;大地坚实,江河方能奔涌不息。金融之魂在“创新”,创新如舟楫,赋予江河活力。然创新之舟,须锚定服务实体之港。德州银行新华支行行长李静,正是这一理念的笃行者。如何让实体经济稳步向前,李静一直在思考,也在金融服务中不断探索。在一次带领

2025-07-25 10:36:00

西安网评:读懂西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的奋斗密码

西安网评:读懂西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的奋斗密码

  上半年,西安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八场硬仗”“深化六个改革”等重点工作,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

2025-07-25 09:37:00

市场监管总局:已暂停充电宝及电芯企业CCC证书8756张

市场监管总局:已暂停充电宝及电芯企业CCC证书8756张

据央视新闻消息,市场监管总局从2024年开始将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锂电池纳入CCC认证管理。记者昨天(2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目前一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充电宝企业,锂电池生产企业的3C证书已经被暂停或者撤销。市场监管总局正组织指定认证机构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和企业深入开展排查,督促企业严

2025-07-25 07:57:00

从“区域制造”到“全球品牌”,跨境电商助力重庆通机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从“区域制造”到“全球品牌”,跨境电商助力重庆通机产业带高质量出海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正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特色产业带集群效应,越来越多中国优质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位于重庆的通用机械(以下简称“通机”)产业带,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带之一。重庆通机产业带聚集了数百家上下游企业,依托成熟的工业基础和显著的技术优势,借助亚

2025-07-24 18:08:00

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监管强化!叶县多举措为企业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政策引导+平台搭建+监管强化!叶县多举措为企业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7月21日上午,走进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平顶山德源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草木气息,整洁有序的厂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与传统工厂的印象截然不同。现代化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对反应釜进行湿度、压力、称重的巡查。“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就引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可靠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投

2025-07-22 12: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