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报看洋河转型:以调整之变,驭行业周期之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6:55:00    

4月28日,洋河股份发布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去年洋河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73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10.6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

当下,白酒步入深度调整期,市场存在的泡沫纷纷破裂。酒企比拼的也不再是增长速度,而是战略转型的定力和眼光。在此情势之下,洋河2024年主动调整发展节奏,开启深度转型。这既是对白酒行业跨越周期性发展难题的深度新思辨,也充分展现了头部酒企对当下市场新动向、新趋势的敏锐洞察。

01

释放风险,主动调整

4月29日,白酒上市公司2024年财报悉数发布完毕。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失速”,增长步伐显著放缓。超六成酒企营收增长遇阻,其中六家营收同比下滑,且涵盖大中小不同体量酒企,能达成两位数增长的酒企寥寥无几。

近期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情况更加不容乐观,白酒股业绩增速进一步探底,近半数企业业绩倒退,行业寒意加剧。

业绩下行背后,行业缩量是绕不开的核心因素。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酿酒产量尚维持在700万千升以上高位,然而至2024年,已大幅萎缩至414.5万千升。这一数据变化清晰地勾勒出白酒市场从“存量博弈”向“缩量下行”的转变轨迹,在此宏观趋势下,白酒上市公司增长动能衰竭,业绩增长陷入停滞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之中,洋河股份业绩2024年也出现了短期波动。其年报也表示:本着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数据也证明了洋河主动调整这一点。

洋河合同负债从2022年末的137.42亿元逐步下降至2024年末的103.44亿元,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70.24亿元。这种持续下滑趋势在白酒行业“先款后货”模式下,通常被视为经销商打款意愿减弱的信号。

若合同负债的下降并非源于市场需求端的萎缩,而是公司基于战略考量主动进行调控所致,这一现象便值得深入剖析。过去一年间,我们经常在行业里听到洋河帮助经销商清理库存、控制发货节奏等恢复渠道流动性的声音。这种接受短期业绩阵痛,换取渠道健康的做法,恰恰证实了洋河正积极推进企业从“规模”导向向“质量”导向战略转型。

还是这个数据,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同比2024年一季度58.15亿元增长20.78%,显示经销商在春节前备货意愿回升,侧面印证洋河通过阶段性调整缓解渠道压力后,经销商信心开始逐步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调整也尽在掌握之中。

这从分红数字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洋河承诺,2024-2026年每年分红不低于70亿元,且不说股息率超6%远超多数股票,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表明企业现金流充裕,短期业绩下滑不影响长期价值,传递出长期稳健发展的信号。

值此行业发展关键转折节点,洋河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战略灯塔,战略调整,无疑是在为未来的长远发展谋篇布局。

02

深度转型,积蓄动能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主动按下“暂停键”并非易事,相较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这需要企业具备更大的魄力、战略定力和前瞻能力。

在日前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议上,洋河表示,在主动放缓发展节奏的这段时期,将聚焦产品优化升级与市场渠道体系重塑,着力夯实企业增长的基本盘,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产品方面,首先是推动核心产品升级换代。今年3月糖酒会期间,洋河正式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在延续经典瓶造型的基础上,以更加灵动活泼的色调,传达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诉求。同时对基酒配比进行革命性调整,实现产品全新升级,注入新时代的审美和品质表达。

其次,依托全行业最强的产能和储能,全面进行品质提升,坚定不移地走年份化战略,做全行业最具性价比的浓香白酒。众所周知,洋河拥有7万余口名优窖池,老窖池2000多口,洋河拥有原酒年产能超16万吨,储酒能力100万吨,实现原酒存储70多万吨,其中高端陶坛原酒23万吨。这些不可复制的产业链优势,是洋河厚植未来的基础。

三是主导产品控量稳价,洋河通过“对省内海之蓝停货,对梦之蓝M6+实行严格的配额管控”等措施,优化供需关系,推动渠道逐步实现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化解高库存,坚持以开瓶为导向,从政策和活动两方面推动库存逐步去化。

市场布局方面,洋河将进一步聚焦省内、环苏等重点市场,将长三角市场作为战略重心,强化精耕细作,巩固名酒优势,筑牢口碑根基。同时,坚持聚力全国高地市场。聚焦样板市场、高地市场等培育打造,重点开拓北上广深、成都等重点市场,持续稳固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规模市场。

渠道方面,洋河还将逐渐减少对烟酒店传统渠道的依赖,强化团购工作,成立战略客户部;其次,抢占酒店渠道,对商务酒店、家宴酒店、旺销酒店进行分类施策,抢占消费场景;最后,深耕乡镇渠道,全面开展乡镇下沉。

很明显,转型期的洋河,正从产品、渠道和市场等方面积极发力,筑起对抗不利因素的护城河。这种扎实务实的做法,有助于企业构建起立体化、精准化的营销体系,实现决策效率大幅提升、渠道管控更为精准有力和战略落地更有成效的积极效果。

随着这些努力的不断沉淀,洋河将积蓄起强大的市场力量,有望在后续的发展中,实现多维度的关键突破。

03

品牌驱动,穿越周期

当前,白酒行业正迈入竞争新纪元,这一阶段呈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白酒市场整体总量增长步伐显著放缓,品牌集中度持续攀升,消费需求也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态势。

与此同时,企业营销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依赖资源投入、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跑马圈地”,转向注重效率提升、深耕细分市场的精细化运营“精耕细作”。

为适应这一行业变革,众多酒企积极探索转型之路,高端化、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成为热门方向。在众多探索路径中,洋河另辟蹊径,构建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品牌体系,在持续积蓄品牌势能的过程中,探寻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新路径。

洋河股份在年报中也提出,2025年,将在强化品质表达和口碑引领,构建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品牌体系,积蓄品牌势能的基础上,全面聚焦主导产品和重点市场,进一步夯实市场基础,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品牌营销方面,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洋河正以多元文化营销深化品牌叙事:

“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足迹遍布世界,掀起中国白酒品鉴热潮;携手刘德华举办巡回演唱会,跨界联动年轻群体,让洋河在全球品鉴与跨界传播中频频出圈。

冠名《启航!大运河》《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等文化节目,以及举办首届超级粉丝节等举措,洋河不仅实现文化赋能,还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通过谷雨论坛、封藏大典等传统项目活动,更是重构了企业千年酒文化内涵。

洋河深度绑定中法建交60周年、G20峰会、达沃斯论坛等国际事件,并借助“洋河·梦之蓝号捷龙三”运载火箭发射事件,洋河品牌形象高空突破的动作越发明显。

有业内专家指出,洋河品牌营销步步推进,品牌势能如春日繁花般不断积蓄绽放,正悄然化作推动企业蓬勃发展的蓬勃力量,不仅推动企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还为企业强化消费者培育奠定下夯实的基础。

毕竟存量市场的竞争,表象是市场的竞争,本质是对优质客户的争夺。对此,洋河提出,将持续深化C端用户运营,细化核心圈层运维,强化高端圈层突破,以服务的满意度培养品牌的忠诚度。

显而易见,存量竞争时代,企业的胜负手已从渠道扩张转向品牌深耕。洋河通过文化赋能、圈层运营和全球化叙事,构建起独特的品牌壁垒,为行业提供了“品牌驱动增长”的新范式。

而这些洋河转型期的多维度创新与战略布局,又清晰勾勒出其变革脉络: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型,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跨越……这些举措,将对中国白酒的价值坐标产生重塑性影响。而这份年报,或许不够亮眼,但对系统研究白酒企业调整期的转型实践具有样本意义,不仅推动洋河穿越周期,更让洋河的探索,与时代共芳香。

内容来源:食品评论日刊

相关文章
从年报看洋河转型:以调整之变,驭行业周期之浪

从年报看洋河转型:以调整之变,驭行业周期之浪

4月28日,洋河股份发布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去年洋河实现营业收入288.7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73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10.6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6.37亿元。当下,白酒步入深度调整期,市场存在的泡沫纷纷破裂。酒企比拼的也不再是增长速度,而是战略转型的定

2025-05-06 16:55:00

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常山用“创新”推动胡柚产业“跨界”转型

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常山用“创新”推动胡柚产业“跨界”转型

常山被誉为中国胡柚之乡,然而,随着近年来水果新品种的大量涌现,常山胡柚也曾经历漫长的滞销困境。近几年,常山瞄准胡柚果汁饮料赛道,打破传统思路,引进果汁加工全产业链,实现了由“一个果子”到“一个产业”的转型,带动10万柚农增收13亿元。从地摊上的1元3斤,到如今品牌价值达103.97亿元。当地政府如何

2025-05-06 16:19:00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5月6日公布2025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假期中,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强文旅融合和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

2025-05-06 12:51:00

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东北地区春播进度约两成

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东北地区春播进度约两成

时至立夏,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眼下,黄淮海地区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中央财政提前全额预拨1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近期又下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支持各地抗旱防病虫防“干热风”,努力夺取夏粮丰收。长江上

2025-05-06 08:11:00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本报记者 杜尚泽 胡泽曦大国发展经纬万端,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近日的两则新闻,放在一起去看更见深意。一则是4月30日,上海,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召开。历史的新一页,研墨起笔。另一则是4月27日,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2025-05-06 06:13:00

荟品仓与京东奥莱——新势力如何改变奥莱行业

荟品仓与京东奥莱——新势力如何改变奥莱行业

观点网 过去几年,国内奥莱行业虽然经历疫情危机、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情绪低迷等不利因素,但市场规模一直处于持续增长态势。这也给新品牌入局折扣零售市场创造了条件。得益于先发优势,传统奥莱品牌通过“高性价比+体验式消费”的发展策略已经抢占高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使得当下传统奥莱业态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已接近饱和

2025-05-06 01:17:00

《水饺皇后》五一夺冠, 《哪吒2》档期票房仍强劲

《水饺皇后》五一夺冠, 《哪吒2》档期票房仍强劲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5日晚21点,2025年五一档(5.1-5.5)档期内总票房为7.43亿,观影总人次1879.8万,总场次232.1万场。档期内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分别为《水饺皇后》(1.91亿)、《猎金·游戏》(1.33亿)、《幽灵公主》(6945.5万)、《人

2025-05-05 22:08:00

津投城开:子公司5.64亿元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津投城开:子公司5.64亿元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每经AI快讯,5月5日,津投城开公告,4月3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兴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挂牌竞价方式,获取津东丽沙(挂)2025-10号地块项目。该地块土地用途为城镇住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城镇住宅70年。该宗地成交价为5.64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