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史安琪
“一杯拿铁,一杯冰美式,打包带走。”
“好的,请稍等,马上做。”
5月18日,济南阳光壹佰机动车检测大厅十分热闹,在大厅一角“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圈人。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当天,一家特殊的咖啡馆在这里悄然开业。不同于普通咖啡馆,这里的咖啡师们有些“特别”,他们是心智障碍青年。在济南市星星缘心智障碍者关爱中心的努力下,“非凡青年—社区咖啡烘焙馆”正式营业,为心智障碍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
从“被照顾”到“被需要”
心智障碍青年变身“职场人”
开业当天,机动车检测中心大厅里洋溢着温暖的氛围,“非凡青年—社区咖啡烘焙馆”迎来了第一批顾客。检测中心负责人与残障咖啡师共同完成了寓意深远的“咖啡豆入仓仪式”,象征着这份特殊事业的启航。社区书记为咖啡馆颁授牌匾,星星缘理事长向支持单位赠送锦旗,并为首批咖啡师颁发了聘书。

试饮环节中,咖啡师们自信地展示着手冲咖啡与拉花技巧。当咖啡师迈克将一杯精心制作的意式拿铁递到顾客手中时,细腻的拉花图案赢得了阵阵赞叹。服务生赵一鸣面带微笑,贴心地提醒顾客“小心烫”,他温暖的笑容和礼貌的服务,让每一位顾客都感受到了真诚的关怀。
“第一次看到孩子被别人请教,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比任何礼物都珍贵。”现场,一位心智障碍者家属道出了无数特殊家庭的心声。在这家咖啡馆里,心智障碍青年们不再是被同情的对象,而是凭借自己的技能赢得尊重的“职场人”。
零基础入门
从酱油练习到爱心拉花
这家特殊咖啡馆的诞生,凝聚着多方力量的心血。为解决心智障碍青年就业难题,济南市星星缘心智障碍者关爱中心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咖啡烘焙行业标准化程度高,适合心智障碍人士学习掌握。在阳光新城第四社区党委的协调下,济南阳光壹佰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无偿让出20平方米的黄金区域,山东省乐安慈孝公益基金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打造“"社区+企业+基金会”的合作新模式。
今年3月,咖啡馆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在济南市星星缘心智障碍者关爱中心副理事长、非凡青年—社区咖啡烘焙馆店长宋湘敏家中,首期培训课程开始了。最初,学员们都是零基础,从未接触过咖啡制作。培训团队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先让学员们了解咖啡制作的基本原理,再手把手指导操作。为了节省成本,初期还用酱油和洗洁精模拟咖啡原料进行练习。

咖啡师迈克是团队中的“拉花达人”。他每天反复观看拉花视频,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经过七八天的刻苦练习,他终于成功做出了第一个完美的爱心拉花。回忆起那一刻,迈克难掩兴奋:“看到大家喜欢我做的咖啡,很开心,我也很享受做咖啡的时光。”
姜添羽则以细心著称,她不仅冰杯做得好,还主动承担起整理工作。在团队中,她就像一个“小管家”,总能准确说出每件物品的位置。服务生赵一鸣凭借温暖的笑容和礼貌的态度,成为团队中最受欢迎的“形象大使”。
在两个月的培训过程中,这些曾经被认为“难以就业”的心智障碍青年,通过系统学习,掌握了咖啡制作的基本技能。他们用专注和努力证明,只要给予机会,他们同样可以在职场中发光发热。“感谢社会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一定会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赵一鸣坚定地说。
济南首个“嵌入式”助残社会平台
在咖啡香中重塑可能
“非凡青年—社区咖啡烘焙馆”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家普通的咖啡馆。作为济南首个“嵌入式”助残社会平台,它打破了传统公益项目的边界,构建起从职业评估到岗位实践的完整支持链。在这里,心智障碍青年不仅能够学习技能、获得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与社会的自然互动中,逐渐实现社会融合。

宋湘敏表示,未来希望这家咖啡馆能够成为一个可复制的样本,在济南全面推广。“我们会对心智障碍青年进行系统的职业评估和技能培训,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岗位实践后,还会为他们推荐就业机会。”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心智障碍青年实现就业梦想。
目前,该咖啡馆团队由四位志愿者和三位心智障碍青年组成。随着运营逐步走上正轨,团队计划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心智障碍青年加入。宋湘敏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包容,这些“非凡青年”一定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上述照片均已征得当事人同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