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牵引,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出耐火材料及功能化特色,奋力打造新时代高温耐火材料教育科技人才高地。
坚持“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依托“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材料学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深化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持续完善“学部党委—系党支部—团队(课题)党小组”三级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充分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注重思想政治引领,讲好耐火材料故事,打造“精金百炼”党建工程,开展“寻钢魂 造材料 做脊梁”主题活动,构建形成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的协同机制。材料学部获评湖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钢铁行业五四红旗团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名单。
激发耐火材料高层次人才队伍活力。材料学部坚持自主培养与精准招引相结合,筑牢不同层次人才与团队协同发展机制。实施“香涛学者人才引进计划”,设立青年百人引才专项,全方位支持各类人才发展壮大,营造“人尽其才、人人是才”的良好氛围。分层级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建立起“国家级—省部级—青年人才”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人才梯队。材料学部现拥有国家级人才11人,联合国际耐火材料终身荣誉会员、菱镁行业协会技术成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先进个人4人;培育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团队5个,省部级人才占比超过60%。
面向行业产业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材料学部学科定位源于原冶金工业部确定的“焦耐特色”。出台有组织科研实施意见,拓展全链条服务体系,联合重点企业共建产学研中心,构建起耐火材料及功能化科研方向和平台,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航空航天、5G通信、极端海洋环境等广泛应用。材料学部目前拥有先进耐火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温材料与炉衬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及部委级科研平台4个;获国家科技奖8项、省部级一等奖22项。2024年科研经费到账超过1亿元。
强化对外交流合作树立耐火材料发展标杆。材料学部立足国际视野和开放格局,持续深化拓展合作交流渠道,打造“行业、社会、学校”发展共同体。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国际合作交流资助体系,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和教师互访机制。材料学部联合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教育部“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等;建有钢铁工业耐火材料新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低碳冶金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洋工程用钢及应用性能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主导或参与制定耐火材料领域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0余项。
培养耐火材料学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材料学部1958年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24年新增获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学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本科生开设材料国际化英才班、无机非金属材料卓越班、材料成型与控制产业班等,建立本硕博贯通式一体化培养体系。实施“精淬计划”,制定多元参与、多级管理和多维培养机制,构建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学风建设体系。推进材料、冶金与矿业、化工、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与行业标杆企业签订卓越工程师培养协议,构建现代冶金与先进材料学科群,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湖北省长江学子等荣誉;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300余项。2024届本科生深造率超过50%。毕业生中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国有企业董事长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作者:刘晓云 李享成 韩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