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北村社区是远近闻名的“苏氏文化村”,该社区居民基本上都姓苏,据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后人。

建安区苏桥镇北村社区的苏氏文化书屋 何炜摄
8月27日上午,北村社区居民和往常一样生产生活。街道两旁绿植掩映下的苏氏文化墙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墙上记录的都是关于苏氏名人的画像、生平事迹和诗词文章。
北村社区退伍老兵苏景昌曾经担任过该社区党支部书记,据了解,他在部队参加过中越战争,荣立过一等功。担任北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期间,为了更好弘扬苏氏文化,苏景昌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群众把一处荒坑打造成了文化广场,建设了一座文化大舞台。苏景昌还致力于人居环境整治,在社区栽种大叶女贞、白玉兰、栾树、核桃树、梨树等绿化树和果树2000余棵,美化了社区环境。
2013年,苏景昌协调资金,在社区文化广场旁边修建了一座苏氏文化书屋,里面陈列了苏氏家族来历、苏桥寨起源、苏氏知名人士生平事迹、近代参战名人及在外知名人士事迹等。

建安区苏桥镇北村社区的苏家桥 何炜摄
“据历史记载,苏辙晚年在许昌西湖讲学,著书立说。苏辙八世孙苏英元末明初来到许昌石梁河畔定居,繁衍子孙。苏英出资修建了一座三孔石拱桥,后人称为‘苏家桥’,苏英居住的村子称为‘苏桥村’。如今,曾经的‘苏桥村’分成了北村社区、南村社区、西村社区。苏桥村于1852年建设了一座苏桥寨,有寨墙、4座寨门、寨河,随着岁月的流逝,苏桥寨的历史遗迹早就消失了。”曾经担任过苏桥镇二中校长的北村居民苏根庆说。
如今的苏家桥依旧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桥身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据说,苏家桥经过多次重修,桥面浮雕有狮子滚绣球、鲤鱼跃龙门等图案,两侧护栏雕刻着飞马、卧鹿等造型,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如今,站在苏家桥上,还能看到这些历史遗迹。
在北村社区居民苏水坤家院里,有一块高约2.5米的太湖石,这块石头造型奇特、古朴美观,据说是苏辙十四世孙苏继欧安放在其修建的苏家花园里的。后来,几经流转,这块石头安放在了苏水坤家院里,被苏水坤家人日夜精心照管。

建安区苏桥镇北村社区的太湖石 何炜摄
“苏继欧就是明朝许州苏桥村人,他天资聪敏,9岁能文,14岁中秀才,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及第,官至吏部考功司郎中,死后追赠太常寺卿。这块太湖石最初是苏辙在许昌西湖讲学时发现的,被苏辙安放在他的宅院里。后来,被苏继欧移至苏家花园里。全国各地的苏氏后人来北村社区寻根问祖,都会站在这块太湖石前面,深切缅怀苏氏先祖。”苏根庆说。
据说,苏英死后就安葬在当时的苏桥村。如今,苏英墓经过苏氏后人多次重修,墓园里栽植了柏树和青竹,石碑上镌刻着文字,铭刻着苏氏后人对先祖的缅怀和追思。
北村社区的苏氏后人非常重视对族谱的整理和编纂,多年来,苏氏家谱代代相传,一直没有断续过。未来,在苏桥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北村社区会继续弘扬苏氏文化,牢记苏氏“勿论人短、莫矜自长、温文尔雅、恭谦礼让”家训,传承苏氏先祖勤奋、好学、仁义、忠孝的美德,不忘先祖,更加珍惜现在,擦亮北村社区“苏氏文化”这张名片,把北村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通讯员/何炜 郑超峰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李敏
监制/张江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