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本土历史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焕发新生,青海省博物馆与西宁市教育局联合在暑期启动“青唐”少年讲解员培训实践活动。活动历时一个月,经过招募、培训、实践等环节的有序推进,该活动于8月底顺利落幕。
据介绍,本次“青唐”少年讲解员培训实践活动,核心目标是培育热爱青海本土文化、掌握扎实历史知识、具备高水平讲解技能的青少年志愿者,助力青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活动分学员招募、专业化培训、志愿服务实践三个阶段展开,各环节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形成“选拔—培育—实践”的完整培育链条,确保活动实效落地。学员招募阶段,西宁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学发布招募通知,通过校园宣传、家校联动等方式扩大覆盖范围,同时围绕文化认知、表达能力、沟通素养等维度开展严格筛选,从众多报名青少年中精准选拔出潜力学员。专业培训内容紧紧围绕青海特色文化展开,深度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河湟文明、唐蕃古道等文化资源,邀请青海省博物馆专家系统讲解青海历史脉络、重大考古发现、非遗技艺传承和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帮助学员构建完整的本土文化知识体系。经过严格考核最终有11名学员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与出色的讲解表现脱颖而出,获得上岗资格。少年讲解员们在青海省博物馆的历史、考古、非遗、革命文物四大主题展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灵活运用青少年视角与生动表达,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转化为有趣易懂的故事。【记者 师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