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房地产政策重心应向“稳需求”倾斜 企业可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0:53:00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

如何看待4月经济数据表现?如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哪些经济领域待重点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他看来,在消费持续恢复、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短期政策重心可适度向“稳需求”倾斜,但中长期仍需坚持“保供给”与“保基本”并重,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住房供给体系。

同时,企业可积极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聚焦“质价比”和“配套感”的双重需求,推动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在“教育+科技”“医疗+智能设备”“养老+定制服务”等方向持续发力,将为企业自身拓展新增长点提供空间。

他也表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实现高增长,还应该多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终端拓展。

程实。资料图

正视结构性挑战

《21世纪》:1—4月,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业、消费等均保持较快增长,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发展现状?

程实: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中国经济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强大制造能力、完备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加之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将为全年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但是,全年实现“5%左右”增长仍有一些结构性挑战需要正视。从内需端看,居民收入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随着持续推进稳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社保体系,将有望增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夯实消费主引擎。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筑底阶段。从外部环境看,地缘冲突和贸易摩擦风险仍存,但中国出口正在加快新兴市场与高技术产品的双重布局,若持续释放外贸多元化潜能,有望在外部不确定性中打开更大的空间。

《21世纪》:1—4月装备制造业(9.8%)、高技术制造业(10%)均实现了高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你认为这些领域需要如何平衡增长与产能的风险?

程实:短期内,政府可通过财政支持、首购补贴、政府采购等方式,为新兴技术产品提供初期市场保障。比如,针对以旧换新政策下带动效应显著的品类,可探索将3D打印、智能装备等纳入更新补贴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效。

中长期需注重产业与消费的紧密结合,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供给侧延伸至终端需求市场。在此过程中,资源配置可优先关注可持续性强、与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领域,坚持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互促的发展路径。倡导“用得好”,鼓励企业向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终端拓展。通过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市场空间开拓三位一体发力,推动新兴产业走出一条可持续、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1世纪》:你提出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市场仍处在筑底阶段。政策端下一步可如何发力?

程实:为进一步提振部分城市市场信心,房地产政策重心可适度向“稳需求”倾斜。

短期来看,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推进购房政策工具发挥作用。比如,再进一步推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降低居民长期负担。同时,继续优化因城施策的支持政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此外,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银行加大对合理住房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信贷边际企稳,为市场注入信心资金。

中长期仍需坚持“保供给”与“保基本”并重,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住房供给体系。继续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租购并举住房结构适配度,更好服务新市民、青年群体等重点群体居住需求,夯实民生底线。

差异化补贴激发消费

《21世纪》:4月以旧换新对城市消费拉动作用明显,相关品类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你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优化财政补贴的分配结构,更大程度激发消费潜力?

程实: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引入更具差异化和引导性的补贴机制,将有助于释放更大消费潜力。比如,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的“首购需求”潜力尚未充分释放,可以进一步考虑推出“首购补贴+贴息”的组合工具,适当降低首次购车、购机门槛,提升居民的消费可及性和意愿。同时在补贴实施中,可以结合各地收入水平、消费倾向与产品结构,探索分层、分类的梯度化支持方案,从而实现“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目标。

《21世纪》:此前你提出我国消费模式正在从“外炫”到“内娱”转型,结合服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你认为可如何发力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程实:我认为可以通过优化政策供给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持续提升服务消费的质量和广度,推动其从补短板迈向提质量。

一方面放宽准入,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重点服务领域,丰富市场供给、激发内生活力。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生效,将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优质、公平的发展环境。既有助于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也将为民营经济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能,为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另一方面提升供给,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侧投入,特别是提升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可及性,重点在医疗健康、基础教育、养老照护等领域,通过财政投入带动更多资源流入,不仅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也能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释放结构性消费潜力。

《21世纪》:在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你认为企业有哪些机会?

程实:企业可积极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聚焦“质价比”和“配套感”的双重需求,推动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在“教育+科技”“医疗+智能设备”“养老+定制服务”等方向持续发力,不仅能够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也为企业自身拓展新增长点提供空间。

《21世纪》: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升至5.1%,除短期政策外,如何通过收入分配改革、社保体系完善等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程实:首先,持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中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通过更加稳健的就业支持、鼓励创业创新、提升劳动技能等措施不断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这不仅有助于释放基础型消费的庞大潜力,也有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形成更为均衡的收入格局。

其次,通过扩大医保覆盖、完善育儿补贴政策,将有效降低家庭对未来医疗、养老和教育等支出的不确定预期,从而增强当前消费意愿。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在育儿支持、托育服务、老年照护等方面探索实践,未来可结合实际经验进一步推广,发挥社会保障稳预期、促消费的乘数效应。

最后,政策制定中更加注重稳定性与前瞻性,将有助于引导消费者形成积极的收入预期,进而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从多期动态博弈的视角看,政策可以围绕渐进刺激与中长期承诺并行的框架,设立清晰的退出机制,持续释放长期政策信号,提升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和收入稳定的信心。

外贸企业强内功稳增长

《21世纪》:4月出口同比增长9.3%,但对美出口企业转向内销(内销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外贸形势?

程实: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9.3%,表明中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快速拓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新兴市场有效缓冲了传统市场需求放缓带来的压力,为稳外贸注入了新动能。

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大,是未来全球消费和制造重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企业通过拓展多元市场,不仅实现了地域风险分散,也加快了自身产业链的国际布局。然而,我们也需看到,新兴市场虽具活力,但相对需求弹性大。因此,修炼内功、增强产品的附加值与综合竞争力是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21世纪》:中国外贸未来仍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程实:整体来看,中国外贸正由量的拓展向质的提升迈进,未来可重点关注从宏观到区域再到微观等三个层面的变化。宏观层面,密切跟踪全球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格局演变,加强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的前瞻性布局,提升外贸体系的韧性与安全性。区域层面来看,需持续深化RCEP与“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为出口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微观层面来看,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抓手,提升“出海”产品在智能制造、电商平台、全球营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在中高端市场的持续供给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5月2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发布会现场。图/国新网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在会上表示,为构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了《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系统部署了23项重点任务。

2025-05-27 11:59:00

主动权系于创新力(评论员观察)

主动权系于创新力(评论员观察)

  既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又参与制定引领时代进步的标准,今天的中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更应勇当重要科技领域的领跑者、新兴前沿领域的开拓者  统筹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集中攻坚与协同攻关、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等关系,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精神头,从现实需求、发展需求出发,快马加鞭地创新、创新、再创新 

2025-05-27 09:54:00

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房地产政策重心应向“稳需求”倾斜 企业可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

专访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房地产政策重心应向“稳需求”倾斜 企业可顺应“新务实主义”消费趋势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7024亿元,同比增长4.0%。如何看待4月经济数据表现?如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哪些经济领域待重点

2025-05-27 00:53:00

银发市场带动适老化产品迅速增长

银发市场带动适老化产品迅速增长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近年来,国家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布了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相关政策,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推动产品提质创新,尤其是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今年1—4月,适老化产品数

2025-05-26 21:35:00

普法类新媒体产品受众需求调查

普法类新媒体产品受众需求调查

作者:宋时刚来源:《全媒体探索》2025年4月号全民普法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介形态更迭、传播平台多样化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潮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021年实施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就明确提出要

2025-05-23 14:23:00

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平稳向好

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平稳向好

经济参考报记者 袁小康5月21日,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下称“乘联分会”)获悉,5月1日至1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93.2万辆,同比增长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80.4万辆,同比增长8%。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走势继续保持平稳向好的态势。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在提振消费政

2025-05-22 15:52:00

国际现货:短线需求回升 价格区间盘整

国际现货:短线需求回升 价格区间盘整

中国棉花网专讯:最近一周,中美互降关税之后的提振作用迅速消化,市场对长期的贸易谈判形势持谨慎态度,交易商以做空为主,ICE棉花期货从高点大幅回落,近两日在超跌之后逐渐企稳。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预计下年度美国期末库存升至近七年高点,达到520万包(近十年均值是454万包),虽然现在距离下年度还为时尚早

2025-05-21 20:03:00

苏州38°梦之蓝M9共创会上市启动会在洋河举办

苏州38°梦之蓝M9共创会上市启动会在洋河举办

以“九”为媒,绵柔聚力。近日,苏州38°梦之蓝M9共创会上市启动会暨高端绵柔之旅在洋河举办,来自苏州市场签约的40余家客户齐聚一堂,共同拉开38°梦之蓝M9新篇章。洋河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钟雨在讲话中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洋河梦想文化”之旅,是一次“绵柔品质探秘”之旅,是一次“梦九寻根溯源”之旅。越

2025-05-20 1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