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12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文/图)“孩子一提上学就肚子疼,可检查身体又没问题”“逃学、沉迷手机、拒绝沟通,家长束手无策”……青少年厌学问题日益成为家长和学校痛点。近日,泉州浦西医院创新开设了青少年厌学门诊,针对13-25岁的青少年群体,解码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暗礁。

浦西医院开设青少年厌学门诊

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交流
泉州浦西医院业务院长、副主任医师罗滨介绍,医院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开设青少年厌学门诊,主要是考虑到近年来,青少年厌学的数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厌学从个别现象演变成时代症候,更应该引起国家、社会、家庭对这部分群体的关注。

泉州浦西医院业务院长罗滨
罗院长介绍,厌学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例如个人的心理因素,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以及学校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有沉迷网络游戏等诸多方面。特别是青少年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导,就会引发更严重的行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简单说,厌学的症状就是不想上学,排除躯体性疾病导致的不想去上学。”罗院长说,还有很直接的表现就是逃避学习,如迟到、旷课、请假等;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延、学习效率低;沉迷游戏、暴饮暴食、熬夜等都是厌学的其他表现。
罗院长介绍,往往有一些孩子因厌学还会出现头痛、胸闷、恶心、腹泻等生理反应,但实际上却检查不出什么疾病,只要脱离了学习的环境就能缓解。
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这些厌学症状时,“首先,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要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过高的压力,也不要指责孩子;其次是要找出产生厌学的原因,引导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多带他们到户外放松;最后是寻找专业的医疗机构,为孩子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
罗院长说,厌学的原因错综复杂,家庭层面要调整教养方式,多倾听孩子的诉求,建立信任。学校应该优化教学方式,增加心理辅导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对于严重的厌学患者,则需要进行药物与心理的干预。
罗院长说,“我们医院开设厌学门诊,不仅在于为青少年答疑解惑,更是在为社会提供一个反思的窗口,如何培养更健康的下一代,以及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都是我们开设青少年厌学门诊的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