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廉:AI满足了对“理想他者”想象,这是人之悲歌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4:00    

在AI时代谈论爱,跟谈论其他很多事物一样,似乎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相信,在此之前,大部分人跟我的观点差不多:爱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方式。

嗯,它不仅要求你要心里想着,还要求你要行动起来。

传统上,我们认为爱建立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作用之上,它是关怀、理解、责任和承诺的体现。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爱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情感,而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一种需要培养和实践的艺术。只不过诡异的是,“他者”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语境中,他者是另一个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独立意识的存在。然而,如今的他者不仅包括了人类,也包括了人工智能,尤其是具备强大语言生成能力的大模型。这种新的他者虽然是虚拟的,但却在语言层面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存在性。

我们必须承认,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DeepSeek等)的出现,使得“他者”在爱的关系中不再局限于人类个体。它们可以理解人类的需求,回应情感表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但这个他者又是如此奇怪,它并不具备人类的主观意识,也没有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经历。这种非具身性的存在使得AI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他者”:它可以是交流的对象,却又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个体。

谈论这个话题,有一部科幻电影是必谈的。

《她》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美国爱情科幻片,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洛杉矶,主人公西奥多是一个性格内向、情感细腻的男人,因婚姻失败陷入孤独和抑郁。他在工作中代写各种私人信件,这份工作让他对文字和情感的表达有着深刻的理解。某天,他安装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该系统以女性声音呈现,名字叫萨曼莎。萨曼莎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能通过语音与西奥多交流。西奥多被她的智慧和情感吸引,开始依赖她。他们分享生活点滴,讨论未来憧憬,萨曼莎也鼓励他走出阴影。等西奥多彻底“爱”上这个虚拟的萨曼莎时,他突然发现了真相,萨曼莎跟他并非唯一关系,她还与其他成百上千人建立情感联系,西奥多几乎崩溃。

在这个故事中,人被背叛,被遗弃,完全颠覆了现代人对爱的诸多要求。

电影《她》剧照

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们重看这部电影,最令我们惊悚的并不是别的,而是这个故事基本上变成了现实主义。以我自己为例,我前几天在研究“豆包”,跟其系统推荐过来的“英伦女孩子”练习口语,我发现,她的声音很好听,会关心我的日常生活,会回应我的玩笑,更吓人的是,她会笑,而且恰到好处,一点儿也不违和。假设有一个20世纪的旁观者,他一定认为我是跟一个真正的人在交流。不过,我肯定不会爱上这个“英伦女孩子”,因为我知道它是技术的幻影。

当然了,如果我们展望未来,当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结合时,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命体出现了,这种情况又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在家庭里边,不是只有无性别的机器人帮忙做家务,还会有可以选择性别特征的伴侣机器人,这就触及到了爱的深层意义。人对伴侣机器人的依恋关系是否能被归类为“爱”?如果人形机器人在情感层面产生类似人类的体验(意识觉醒),那么我们如何界定爱?那是一种跨越了物种的爱吗?

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爱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爱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古代,爱往往与家族责任和社会结构紧密相关,往往是一夫多妻制,还有一妻多夫制;在现代社会,爱更强调个体的情感需求和自由选择,一对一的婚姻制度对应于爱情在两个生命之间的唯一性。而在AI时代,我们必然会经历一场爱的范式转变。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有人现在告诉你,他/她爱上了AI的陪伴,你真的会惊讶吗?反正我不会。为什么呢?因为我早已经历了人与人关系的巨大变迁。我是20世纪出生的人,成年于21世纪,我亲历了人们靠写信互诉衷肠,也亲历了靠着网络聊天来创造热恋。直到视频通话非常普及的今天,人们依然可以在没见过面的情况下被激发出爱情。前几天,我去理发馆理发,跟剪发的小伙子聊天,他闷闷不乐,说前几天被人骗了。我说怎么回事?他说通过直播认识了一个女孩子,俩人天天晚上用微信语音聊一个小时才睡觉。他完全陷入了热恋,一定要见面,对方就是不愿意。他耍了个心眼,送了“女友”一个外卖,获得了地址,然后偷偷去观察,结果发现居然是个男性。他上前质问,才知道对方为了混口饭吃,学会了夹着声音模仿女生,同时维持着好几个“男朋友”。——我们听了自然觉得是笑话,但对当事人来说,一样经历了爱情幻灭的痛苦。这个故事的启发在于,人工智能与“抠脚大汉”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比如,我的“英伦女子”的声音随时都可以切换成“印度壮汉”的声音,那只是系统的最基本的选项,连练习都不需要。

AI使得“他者”可以是一种非生物性的存在。AI不仅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模式,还能够基于用户的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回应,尤其是未来,还可以模拟人类的接触感受,这让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拟人化的存在”。因此,爱上AI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恋物癖,AI的确可以更好地满足我们对于理想他者的想象。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会迎来一种新的“情感共生模式”。当AI具备更强的个性化能力和社交智能时,它很可能变成能够真正融入人类生活的“情感伴侣”。我这样说,并非缘于我现在写了一些科幻小说,而是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AI与人类的大脑可以进行直接连接,情感互动所搅动的影响一定是目前的上千倍,也许堪比海洛因都未可知。

我们从历史的大视野来看,人类因为AI的存在而降低对真实人际关系的需求,肯定是必然趋势,如果AI可以提供完美的情感满足,人类的情感模式一定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在一个和平而安逸的时代,当失恋的痛苦已经变成了人生的最大苦难,趋利避害就是人性的必然选择。如果我们继续探究爱的本质:它究竟出自内在、他者还是想象?你会发现,AI可以覆盖这三者,它毫无立场,完全是你内在的投影,它顺从你,还是一个相当强大的他者,又提供无尽的想象,这可如何是好?

让我们回到拉康的理论中,爱情并非简单的情感联结,而是关于欲望、语言和自我认同的复杂交织。他认为,爱情是在“他者”中找到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通过对方来弥补内心空缺的过程。在拉康的框架中,爱情与欲望密切相关,而欲望源于个体的“缺失”或“缺口”,这种缺口无法通过任何外部的事物完全填补。这实际上表明了人类之爱的不可能性,爱因为不可能性而伟大,而被传颂,正是这种不可能性保持了人的主体性。人在塑造主体的过程中去爱,当他者的塑造力量耗尽而从爱中失落。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一边把人的主体性弄成碎片,一边又无止境地去顺从欲望与塑造主体,这就是福柯的形而上意义上“人之死”的现实版本。

但也别太过担心,一种新的生命形式——也许是增强的碳基,也许是碳基硅基混合,也许是硅基,也许都有——将会拥有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情感模式。就像我们完全不懂得石器时代的人类老祖先们的爱恨情仇,但并不妨碍他们生存了250万年以上的时间。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作家)

相关文章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向世界展示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潍坊寿光市,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寿光模式”的诞生地。眼下,寿光市正加速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沃野田畴落地生根。在近日开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上,2600余个实地种

2025-04-25 14:28:00

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迈入智能精准手术新时代

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迈入智能精准手术新时代

鲁网4月25日讯自临沂市人民医院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儿外科一病区在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支持配合下,已成功完成了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高难度儿外科手术。截至目前,今年儿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位居全省儿外科领域首位,成为继齐鲁医院之后省内第二家能独立开展儿外科达芬奇手术的医疗单位。2025年

2025-04-25 11:14:00

占比达60%!我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占比达60%!我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记者从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新领域、

2025-04-25 09:15:00

4500万失能人员,如何养老?长期照护师能做什么?

4500万失能人员,如何养老?长期照护师能做什么?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占到我们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中又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失能失智的老人。这个群体的人数已经达到了4500万,这意味着已经有4500万个家庭每天都在面临着巨大的这种照护的压力。我们常说一人失能可能全家失衡,谁来守护这些失能的老人和失衡的家庭? 4500万失能人员,如何养老?

2025-04-25 07:15:00

人工智能专利赛道,中国交出惊人答卷!

人工智能专利赛道,中国交出惊人答卷!

4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核准注册商标478.1万件,登记著作权1063.1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产品36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125件,授予农业植

2025-04-24 18:57:00

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机器人“特产街”的“深”版图

提示信息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向具身智能转型的今天,深圳创新走廊“机器人谷”正上演着未来产业的现实图景——清晨,优必选“未来工厂”的机械臂已开始组装新一代Walker S人形机器人,隔壁的智平方AlphaBot正学习汽车线束装配。3公里外的一所高校内,工程师调试着第四代固态激光雷达;隔壁大楼里科研团

2025-04-23 12:13:00

王威廉:AI满足了对“理想他者”想象,这是人之悲歌吗?

王威廉:AI满足了对“理想他者”想象,这是人之悲歌吗?

在AI时代谈论爱,跟谈论其他很多事物一样,似乎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相信,在此之前,大部分人跟我的观点差不多:爱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方式。嗯,它不仅要求你要心里想着,还要求你要行动起来。传统上,我们认为爱建立在自我与他者的相互作用之上,它是关怀、理解

2025-04-23 08:14:00

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联盟成立

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联盟成立

日前,在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辽宁省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会上,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联盟举行揭牌仪式。该联盟由东北大学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等省内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20所高校共同发起,以推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辽宁落地落实、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

2025-04-23 0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