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4月2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并表示这些政策都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严重冲击世界经济秩序稳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何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广受关注。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此次出台若干举措,正是落实相关要求,在科学研判后的果断决策部署。
精准施策是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最突出特点。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若干举措聚力“支持就业”,就是要千方百计稳住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外贸企业首先遭遇外部贸易环境变化的冲击,因此,通过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对这些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内需是今年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之一,若干举措聚力“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要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好发挥内需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
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中,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这两项举措在网民中讨论的热度尤高。
其实这并不意外。
人口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生育率持续走低。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扭转,可能会对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体系等产生深远影响。而建立育儿补贴制度,能够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提升生育积极性,因而备受关注。
汽车消费在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一些限购城市,车牌“一位难求”,长期摇号不中使得许多家庭的购车计划一再搁置,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消费。
定向增发购车指标,则可以在不加剧交通拥堵的前提下,一方面满足重点群体的出行需求,提升民众的生活幸福感;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刺激汽车消费,带动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自然也成了公众聚焦的一个议题。
这套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组合拳有望在多个层面产生积极效应。
从直接影响看,政策实施将创造可观的就业岗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随着挖潜扩容就业空间等五项措施落地,就业市场有望保持稳定。特别是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过三成,显示新质生产力正在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消费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动力。商务部披露,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随着“购在中国”等系列活动开展,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政策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产品以旧换新,不仅刺激短期消费,更通过产品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等举措,则瞄准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消费趋势,具有持久拉动的效应。
随着若干举措落地见效,中国经济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企业和群众也会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