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指环
赫章可乐遗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乡,是一处战国至汉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以夜郎文化为主的古墓葬和古遗址。出土文物涵盖战国至秦汉时期,总数达3100多件 。包括石器、铜器、陶器、钱币等 ,如干栏建筑模型、“同劳澡盘”、摇钱树、武阳传舍铁炉、铜柄铁剑等 。
贵州出土的镶嵌型戒指较少,这枚铜指环是对戒面直接进行铸造纹饰而成,从外形看也可归为镶嵌类。这类指环明显区别于交乐、宁谷出土的指环,感觉繁缛不简约,地方特色比较浓烈。文化类型与南方的两广地区也不太一样,总体感觉受西部地区影响多一些。从造型看,其戒面有独特花纹(如太阳纹等),显示当时已有一定的金属加工和装饰工艺。虽历经岁月,表面有锈迹,但仍能看出制作时经过打磨、雕刻等工序 ,反映出当时工匠具备一定技艺水平,在金属成型、纹饰雕琢方面有经验积累 。戒面花纹有装饰美感,菊花纹蕴含特殊寓意,汉代有重阳佳节饮菊花酒习俗 ,菊花被视为长寿之花。古人认为其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 ,戒指上菊花纹蕴含对健康长寿的期盼。菊花位列 “花中四君子” ,具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凛然之气 ,象征着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代表着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境界,体现佩戴者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
作为遗址出土文物,这枚铜指环是解读夜郎文化拼图的一块,与其他文物、遗迹信息整合,可更全面深入揭示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