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五阳煤矿锚定全年目标任务,以“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向创新要效益,向改革要发展,成功攻克一系列制约安全生产的技术难关,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智能化改造,开启高效生产新篇
走进五阳煤矿皮带一队集控中心,监控大屏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紧盯屏幕,远程掌控井下设备的一举一动。

近年来,五阳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自动排水监控系统、智能煤流系统等智能化项目纷纷落地。曾经需要13人值守的三个主排水泵房,如今仅需1人巡查即可,每年人工成本节省120余万元。
集控中心工作人员操作着系统介绍道:“这套系统如同给设备装上了‘智慧大脑’,不仅能实时监测水位,还能根据设定参数远程启停水泵。以往面对突发状况,人员需匆忙下井处理,现在坐在集控中心,动动手指就能解决,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技术创新,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在五阳煤矿,“改革无大小,能用就是宝”的理念深入人心。该矿围绕生产现场实际,针对安全生产中的难点、卡点和堵点,深入开展“小改小革”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

综采队员工路宽发明的“新型锚索锚杆防护装置”,便是创新成果的典型代表。该装置巧妙利用废旧皮带改造,采用高强度盘条挂钩和反光标识设计,成功攻克传统防护装置易脱落的难题。
制作时,将废旧皮带切割成长条,粘贴反光条增强可视性,在中间及两侧钻孔,用抗拉力强、安全性高的盘条制成挂钩安装在皮带两端。使用时,直接钩在煤墙铁丝网上,有效防止锚索锚杆脱落;再用废旧胶管防护裸露锚索头,避免人员刮伤。而且,该装置可重复使用,安装拆卸简便,制作成本低,一个工作面就能节省费用4万余元,真正做到小创新发挥大作用。
精益管理,深挖降本增效潜力
在五阳煤矿选煤厂,一场“向每一克药剂要效益”的降本增效攻坚战打得火热。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絮凝剂制备装置,凭借两项关键创新实现重大突破:一是采用高位自流添加设计,淘汰了故障频发的螺杆泵;二是引入双水源保障系统,稳定供水。

改造后的装置与人工添加相比,絮凝剂日用量节省50公斤,每年节省螺杆泵维修及运行费用近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絮凝剂沉淀、管路堵塞、用量大等问题。同时,设备故障导致的停车时间大幅减少,生产效率提升,每年可多洗2万余吨煤,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潞安化工五阳煤矿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书写新篇章。未来,该矿将秉持“未来已来,唯创者先”的理念,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强矿建设、实现五阳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襄垣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