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深圳外贸顶压前行,进出口逐步向好。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其中,出口1.56万亿元;进口1.02万亿元,增长9.4%。7月份,深圳进出口4159.4亿元,增长6.2%。其中,出口2556.2亿元,增长4.7%,创今年以来单月出口规模新高;进口1603.2亿元,增长8.8%。
民企进出口占比近七成
前7个月深圳外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一般贸易占比过半,保税物流增长超一成。前7个月,深圳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42万亿元,占同期深圳市进出口总值(下同)的54.9%。同期,保税物流进出口6992.8亿元,增长13.7%,占27.1%;加工贸易进出口4511.9亿元,占17.5%。
二是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表现良好。前7个月,深圳在开拓多元化市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对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欧盟、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合计达1.22万亿元,增长10%,占47.2%。
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外资企业进出口逆势增长。前7个月,深圳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8万亿元,占69.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785.8亿元,增长11.3%,占26.3%;国有企业进出口991.4亿元。
进口集成电路增长19.6%
四是出口方面,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品出口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前7个月,深圳出口机电产品1.17万亿元,增长4.4%,占74.7%。传统电子消费品中,电脑及其零部件、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分别出口1795.1亿元、502.7亿元,增长10.8%、5.5%;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锂电池、纯电乘用车出口分别增长37.9%、21.7%,电子关键中间品集成电路出口1339.3亿元,增长40.9%。
五是进口方面,相关电子零部件快速增长。前7个月,深圳进口机电产品8365.6亿元,增长14.7%,占82.1%。其中,进口集成电路4546.9亿元,增长19.6%;进口以显卡、服务器为主的电脑零部件1844亿元,增长47.8%。此外,进口农产品591.6亿元,增长7.7%,占5.8%。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通讯员 廖耿楠 陈芷晴 李函儒
相关新闻
深圳中欧班列五年发运货值超200亿
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五周年。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满载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深圳)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驶出,前往俄罗斯。
近年来,中欧班列(深圳)的运输规模、线路、时效保障等通道能力持续增强,现已开通27条常态化运行线路,覆盖德国杜伊斯堡、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兰、俄罗斯莫斯科等47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大湾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
比海运节约一半时间
“我们最初选择的空运和海运。后来了解到深圳中欧班列开通后,我们就立即选择尝试铁路运输。”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售后总监李晓曦说道,“中欧班列解决了海外运输的时效性以及成本方面的问题。通过海运到欧洲可能需要30-40天左右的时间,但中欧班列可以控制在20天左右,节约了一半的时间。”
作为奔跑在亚欧大陆上联通“陆上丝绸之路”的“钢铁驼队”,开行5年来,中欧班列(深圳)经历了从无到有、织线成网的过程,在构建对外开放国际物流通道上不断拓展和扩容,不仅为中外企业带来商机,也为“湾区制造”更好走出国门提供重要运力支撑。
定制班列、便利化通关
“五年来,我们着力支持班列拓线增量,先后开通跨境电商专列、精品快速班列等定制班列,为电子产品、电商货物等高价值品类提供高时效性、高稳定性的出口通道。同时积极推进中欧班列铁路快通、舱单归并、回程路费扣减等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在此基础上叠加‘铁公联运’‘跨境电商班列’等便利化通关措施。”笋岗海关查检一科副科长林俊喜介绍道。
为支持中欧班列(深圳)高质量发展,深圳海关开设绿色通道,开展全时段预约查验,实现班列货柜即到、即查、即放。同时,该关构建快速协调机制,建设服务专窗一次办结通关手续,“一对一”指导企业快速申报。此外,该关创新监管模式,结合地方特色产业需求,打造精品快速班列,应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和“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释放政策红利。
据统计,五年来,中欧班列(深圳)已累计开行859列,发运货物57.5万吨,货值达211.6亿元。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