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以创新为帆,启航语文教学新篇章。2025年4月24日下午,西安市未央区东前进小学录播教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基于读写相融的小学低段微童话创作实践研究”第二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以“创新教学·读写共生”为主题,通过课堂示范、互动交流等环节,全面展现了课题研究的丰硕成果。课题特邀专家永隆路小学高级教师王红娟、未央区东前进小学高级教师高秋红及课题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径。

课堂演绎 匠心育才
课题组成员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李群微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通过角色朗读与问题引导,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故事反复的结构,鼓励仿写开店新情节,既深化文本理解,又锻炼语言表达,让想象在笔尖绽放。


课题组成员崇文路小学张乐老师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中,借助生动图片、动画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激发兴趣,让学生掌握动物尾巴功能。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互动,知识掌握良好。


“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课题组成员崇文路小学常雨晴老师紧扣课题中的“变”字,以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展开《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教学。她巧妙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出发,经历创意创编,最终实现情感升华。将读写深度融合,让课堂绽放思维与表达的火花。

研讨共进 思辨共生
展示课后,三位执教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生成与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度反思。与会教师与专家从目标落实、策略创新等角度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读写任务分层设计”“评价语言个性化”等建设性意见。

笃行致远 再启新程
春华秋实研不止,匠心筑梦育芳菲。本次成果展示活动,既是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课题组成员将秉持教育初心,以研促教、以教启思,让读写相融的微童话创作如春风化雨,滋养每一个孩子的语文生命,为小学语文教育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