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胥莹正在进行带电作业。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7月1日上午,雨刚停歇,承德市双滦区北牧乳业公司施工现场,一场特殊的作业即将开始。国网承德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三班班长胥莹,正准备为这个省重点项目新装的变压器接火通电。
“项目投资3亿元,急着开工,就等着变压器接火通电呢。”北牧乳业负责人李宝源语气急切。但难就难在,周边企业和居民区密集,如果按传统方法停电操作,会影响近百户家庭和众多企业用电。
“不停电,才是最好的服务。”胥莹给出了解决方案——带电作业。
穿上厚重的绝缘服,戴上绝缘手套和绝缘安全帽,胥莹登上绝缘斗臂车。随着斗臂缓缓抬升,胥莹被送到六七米高空。在高压线旁,她验电、安装绝缘遮蔽、剥线、固定引线……一套动作干净利落,20分钟左右,带电接火作业就顺利完成。
胥莹2014年参加工作,两年后就取得配电带电作业资质证书,成为承德首位带电作业女操作手。
带电作业不仅危险,更需要超强的体力。
“在高空拉拽几十公斤重的电缆,对体力挑战很大。”胥莹说,旁路作业是排除电网故障隐患的常用方式,它就像心脏搭桥手术,一旦某个设备或某段线路出现问题,需在故障点两侧临时接入电缆,将配电线路中的负荷通过旁路系统转移。具备了好的体力,才能确保各个环节操作稳定、安全。
为了做到更好,胥莹通过力量训练等方法,不断提升作业技能,使自己逐渐成长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带电作业能手。今年,她还获评了“承德大工匠”。
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胥莹和团队还研发了两样“法宝”,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绝缘工具“健康手环”。以前,绝缘杆、绝缘绳这类关键工具是否绝缘良好,只能在带电作业之前或作业完成后检测。现在,作业时把这个小仪器卡在工具上,就能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有电流泄漏,立刻报警提示。
“变形金刚”绝缘杆。以往带电作业时,工人常要携带不同功能的绝缘杆,拉闸杆、线夹安装杆……最多时有9种,很不方便。现在,胥莹团队设计了九种功能“接头”,装在一个工具箱里,工人只需带一根主杆,在现场根据需要“换头”使用即可。这个“一杆多用”的创新,已在国网承德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推广应用。
随着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带电作业成为保障“不停电”的关键手段。2024年,承德全市带电作业6000多次。“我们将不断提升带电作业能力,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用户‘零感知’的高质量服务。”胥莹说。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