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变法的探索者邵作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2:44:00    

作者:张小平

19世纪中末期,中国遭遇了鸦片战争等重大变故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许多仁人志士忧国伤时,在黑暗中探索中国的出路,邵作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邵作舟(1851—1898),字班卿,安徽绩溪人。他发愤研究经世之学,作《邵氏危言》一书。书成于1888年左右,1898年刊行。此书与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汤震的《危言》并称“清末三《危言》”。在《邵氏危言》《变法自强疏》等一系列著述中,邵作舟提出了很多改革主张,洋溢着独立思考的色彩。胡衍鸿在《邵氏危言》的序中说:“盖其言但抒所素怀,而无依傍他人之说。”历史学家耿云志认为:“邵氏在北洋幕中多年,颇熟中外交涉各事,略窥西方政治,是著名的最早倡导改革的思想家之一。”

1861年,李鸿章幕僚冯桂芬完成《校邠庐抗议》,最早表达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开启了清末维新变法思潮的序幕。知识精英和有识之士纷纷献策,其中,“富国”“强兵”的呼声最多,也得到了清廷的首肯。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既而马尾破,船厂焚,一败于越南,再困于台湾”。邵作舟指出,“富国”“强兵”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颠倒了轻重本末。他认为,“本”不立,“富强之术虽日出而不穷,臣知其百为而百无效也”。

在他看来,要做到“本”固,君主需要具备多个条件:“必先矢兢业,清嗜欲,而后声色货利不足以惑吾之心”,内心谨慎戒惧,避免出现人为的差错,这是前提;“好学问,广延纳”,虚心好学,然后广延人才,储备人才,这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知人善任,信赏必罚”,选人用人关乎国家命运,必须赏罚严明;“豁达恢廓,果敢沈毅”,眼界高远,行动果敢,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邵作舟认为,“陛下具此数者于上,而所为安攘之本,固已立矣”。在当时的维新派中,邵作舟是唯一一位提出这种救国策略的知识精英。

在遭受一系列耻辱后,清廷认识到如果继续封闭自守,必定无力对抗西方列强的入侵,便派遣多位大臣出使西方,了解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社会制度,以求得“自强”“富国”的良方。邵作舟对“西学大兴”看在眼里:“人人争言其书,习其法,欲用以变俗,至以为中国纲纪法度一皆未善,不可复用。”邵作舟对此并不认同。他指出,这些纲纪法度是几千年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他反对一味西化,认为中国应当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之路:“择泰西之善,修而用之。尽地利,盛工贾,足以为吾之富。饬戎备,精器械,足以为吾之强。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臣知纲纪法度之美,为泰西之所怀畏而师资者,必中国也。”他断言,将来被西方所敬畏并学习的国家,必定是中国。

在“自强”“富国”等问题上,晚清多数维新改革派都主张实业救国,而在邵作舟的思考中,货币改革是维新改革的关键,是第一要务。他是纸币改革的坚定推进者,与晚清那些银元改革派相较,眼光更为长远,提出的建议更为稳妥。

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国库空竭。为度过危机,1853年,清廷开始大量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但由于没有充足的银元储备,票钞很快贬值,不得不停发、停收。这样一来,外国银元成了市场流通的主要货币。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在广东铸造银元,与洋银并行流通,清廷“允准试办”。继广东首发龙洋之后,各省纷纷自铸银元、铜元,并标有省名,但各省铸造标准各异,成色不一,再度造成货币市场的混乱。

邵作舟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西国以钞币便民者,则以有一万之银,始发一万之票,无丝毫虚浮也。”反观中国,没有足够的银元库存,滥发票钞,显然违背了市场规律。另外,“中国不自设银行,自印钞票,自铸银币,遂使西人以数寸花纹之券,抵盈千累万之金,如汇丰、德华、有利等洋行之钞票是也。以低潮九成之银,易库纹十成之价,如墨西哥、吕宋、日本等国洋钱是也。”鉴于这样的教训,邵作舟不提倡自铸银元以抗衡“洋元”的做法,他认为过去印行纸币的做法是行得通的,前提是中国应该在京城和地方自设银行,储备足够现银之后再印行票钞,统一管理货币的印制和发行。当时,中国货币实行的是银本位制,英国等国推行的是金本位制,一旦英镑上涨,中国的外债和赔款在计算汇率时就会增加很多。邵作舟请求朝廷于各省通商口岸“设局自铸”时,按照“金、银、铜三品之钱,颁定相准之价,垂为令甲”。有学者指出,他是提出中国自铸金币的第一人。

在银行业务的管理方面,邵作舟认为要学习西人的长处:“惟用人必须按照西法,用商务之章程,杜官场之习气,慎选精明廉洁之人,综计出入。其余亦须屏绝情面,皆由公举,不得私荐,方免弊窦。”

邵作舟的主要经历是在天津担任周馥、李兴锐、胡燏芬等北洋官员的僚属,“佐幕津、沽,慨念时艰,讨论中外得失之故”,留下很多著述,对荐举做官则毫无兴趣。他关心时事,忧国哀民,上疏了许多改革的良策和建议,探索着中国的出路,显示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04日 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这门新医科课程如何成“全国标杆”?华西二院张伶俐教授用10年作答丨致敬筑梦人

这门新医科课程如何成“全国标杆”?华西二院张伶俐教授用10年作答丨致敬筑梦人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文 何嘉琦/图人物简介张伶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教授。作为中国首位循证药学博士,创建中国药学会循证药学专委会等国家级学科平台,以及中国首个针对药学人员解决合理用药问题的循证方法学国家级培训班。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华医

2025-09-09 13:01:00

中国山水画中的点景舟船:小元素里的大境界​​

中国山水画中的点景舟船:小元素里的大境界​​

在中国山水画中,舟船虽小,却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不是画面的主体,却能让整幅画活起来,赋予山水以灵性、以诗意、以人文气息。舟船在山水画中的存在,绝不仅仅是点缀,而是画家精心安排的视觉与意境的延伸。它承载着画家的审美追求、哲学思考,甚至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那么,为什么小小的舟船能在山水画中占据

2025-09-06 09:30:00

潮声丨“寒武纪”大爆发,靠什么持续神话

潮声丨“寒武纪”大爆发,靠什么持续神话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甘居鹏图据视觉中国连续亏损八年的寒武纪-U(688256.SH),8月底9月初,股价连续越过1300元、1400元、1500元,逼近1600元,期间三度超过贵州茅台(600519.SH)成为A股“股王”。9月3日,寒武纪-U报收于1405元。寒武纪的股票简称后带着“U”——上市公

2025-09-04 07:13:00

33家机构发起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

33家机构发起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

近日,由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大会在京召开,主题为“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健康报社等32家机构共同发起主题为“健康生活方式·责任共担·全民共享”的202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议,提出秉持“上医治未病”的东方智

2025-09-02 12:32:00

中国乒协:运动员孙闻赛后情绪失控摔拍,给予停赛1轮处罚

中国乒协:运动员孙闻赛后情绪失控摔拍,给予停赛1轮处罚

中国乒乓球协会关于对四川丰谷俱乐部运动员孙闻进行处罚的决定在8月30日晚进行的2025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常规赛第三阶段男子团体山东魏桥·向尚运动对阵四川丰谷的第四场单打比赛中,四川丰谷俱乐部运动员孙闻2:3负于山东魏桥·向尚运动俱乐部运动员林昀儒后,情绪失控摔拍引发争议。考虑到孙闻此行为违

2025-08-31 15:28:00

华为大战三星,苹果慢跑入场,折叠屏“软件定义硬件”时代要来了

华为大战三星,苹果慢跑入场,折叠屏“软件定义硬件”时代要来了

日前,三星在一则Galaxy Z Fold7的广告中调侃了一下iPhone,“嘲笑”其无法稳定立在桌面上,而自家的折叠屏不仅可以稳固地竖放在桌面上,还能分屏双视频播放。在主流手机品牌都早已入局折叠屏的当下,面对三星的“挑衅”,苹果的确无力还击。不过,这一情况要在明年扭转了。多方消息均表明,苹果会在2

2025-08-31 10:17:00

泰格医药上半年净利大跌22.22%:CXO复苏中还有尚未被照亮的地方

泰格医药上半年净利大跌22.22%:CXO复苏中还有尚未被照亮的地方

文 | 医药研究社随着创新药资产价值持续回归,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行业阵痛完全消弭了吗?“药明系”稳定性毋庸置疑。据最新财报,2025年上半年,药明康德营收为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6%;归母净利润为85.6亿元,同比上涨101.9%。药明生物营收达99.5亿元,同比增长16.1%

2025-08-30 11:47:00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雅典举行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雅典举行

经济日报雅典8月28日讯(记者刘之语)《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英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浴火涅槃:文明与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28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本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学术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资源共享与研究方法互鉴。中国驻

2025-08-30 0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