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青海考古发现引巨大争议,多方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10:45:00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光明日报》发表《“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6月8日,中国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发文称,在青海黄河源发现2200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的石刻。

文章说,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

该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内容为:“皇帝/使五/大夫臣翳/将方士/采藥昆/陯翳以/廿六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一百五十/里。”

大意为:秦始皇廿六年,皇帝派遣五大夫翳率领一些方士,乘车前往昆仑山采摘长生不老药。他们于该年三月己卯日到达此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畔),再前行约一百五十里(到达此行的终点)。

文章称,石刻内容及其所在地理位置,解决了国人千古争讼的关于“昆仑”“河源”的精确地望问题,记录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遣使向昆仑山寻觅仙药的历史事实,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

仝涛,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他主持过的考古发掘项目,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多位学者提出质疑

文章迅速引发巨大关注,很多人表示这是非常重大的发现,也有人对真实性提出质疑。

6月8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辛德勇发文《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石刻造假新高度》。“铭文若如释文所释,敝人高度怀疑乃今人伪刻,这是石刻造假新‘高度’。”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认为,《史记》记载秦始皇26年灭六国,始议帝号,称皇帝。“这块刻石称五大夫26年3月到达河源……秦人出发,最晚当在始皇25年的冬天或者秋天,此时嬴政还没有称皇帝号呢。那么,远在黄河源的五大夫,是如何提前预见到秦始皇称皇帝的?

“秦代方士早不去晚不去,专门挑寒冬天气上路去河源采药,是去采冬虫夏草呢?还是去送死呢?”

学者胡文辉提出,真正的疑点是石刻上看似很普通的动词——“采药”。“‘采药’一词,在现在看起来,自然是古代的词汇,但它实际上并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

浙江专业人士:

现场看过才有发言权

有消息说,这一石刻早几年就曾被青海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侯光良教授发现。

据侯光良教授回忆,2020年7月,在扎陵湖北岸距离湖边几百米的凸起岩石上,“看到的东西让我大吃一惊。直接是汉字,而且是篆体,我头一昏,这地方怎么能发现这东西呢。再仔细一看上面有皇字,非常兴奋,连忙拍照记录,回来进行整理研究,并上报相关单位……”

侯光良教授认为,首先这是古代遗物,不存在伪造。其次这个石刻是国家行为,并非个人之力所能完成,字体造诣深厚,非常规范,并有车行到达非常遥远的河源……

但侯光良教授更倾向于认为,石刻是元代或清代的。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黄河源石刻发现地点扎陵湖,在玛多县西南部42公里,玛多县属高寒草原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年平均气温-4.1℃,极端日最低温-48.1℃,是青海省极端日气温最低的地方。

昨天,就网上“为旅游开发造了个石刻”的质疑,玛多县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像三江源保护区这种核心腹地,是禁止旅游开发的,因此不存在为开发旅游而故意造个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也引起浙江摩崖石刻研究者的关注。昨天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要现场看过才有发言权,没有实地看过就下结论太过武断。“如果是当代伪刻,现场很容易看出来。另外,如果是造假,实在想象不出,谁有这么厉害的造假手段?”

有质疑者表示,经过2000多年石刻应该早已风化。这位人士说,浙江嵊州嶀浦潭一块南宋石刻,“看上去和上周新刻的一样,但是它经过了将近800年风雨,一点都没风化。这种石头再过1000年,可能还是这个状态”。

来源:橙柿互动

(版权归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wjz

相关文章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

新华社权威快报|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公布经党中央批准,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将对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常规巡视,并会同有关省委巡视机构对沈

2025-07-16 10:03:00

“獬”逅介休琉璃:千年技艺的古今对话

“獬”逅介休琉璃:千年技艺的古今对话

“这是猛兽?分明是萌兽!”通体金黄的琉璃神兽獬豸眉头紧蹙、双眼圆睁,却自带憨态——这尊出自山西介休的神兽,既是《山海经》中“能辨是非、触倒奸邪”的正义象征,也是介休琉璃艺术的活态名片。“琉璃之城”介休的传奇,始于天赋异禀的自然馈赠:优质陶土、烧窑煤炭与洪山泉水,为工匠们提供了绝佳原料。介休烧制技艺传

2025-07-14 11:48:00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这一天,怎能忘!怎敢忘!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7月7日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蛮横要求进入卢沟桥旁的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即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并悍然炮轰宛平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此开始卢沟桥畔的枪声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1937年7月7日怎能忘!怎敢忘!今天我们想讲3个年

2025-07-07 08:52:00

青海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历经29年建设全面投运

青海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历经29年建设全面投运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6月29日电 (李隽)青海省水利厅29日发布消息称,该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子项目北干渠一期工程当日竣工验收,标志着青海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历经29年建设实现全面竣工验收、整体投入运行。6月20日,航拍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工程的一座渡槽。(无人机照片 青

2025-06-29 20:05:00

枸杞界的“扛把子”来了!

枸杞界的“扛把子”来了!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延平“这枸杞多少钱?”“这两种枸杞有什么区别?”“我之前买过青海的枸杞,很好的,强烈推荐给你。”……6月26日,在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外贸优品中华行展馆,青海可可西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工作人员刘慧婷介绍:“这款锁鲜枸杞是公司推出的新款

2025-06-27 12:26:00

青海冷水鱼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举办

青海冷水鱼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举办

青羚网讯(记者 郭靓) 6月13日,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指导,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青海省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中心)、青海省国科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主办的青海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冷水鱼领域科技成果推介会在西宁举办。本次活动聚焦高原冷水鱼产业技术转化与生态协同发展,为进一

2025-06-19 10:25:00

争了这么多天,大家为何还是举“骑”不定?

争了这么多天,大家为何还是举“骑”不定?

热播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将观众拉入千年前的大唐盛世,也让“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再次蹿红。 不过,对于这句话怎么读,大家却纷纷争论了起来:“骑”在这里该读“qí”还是“jì”?先上结论:“骑”念“q픓骑”字在表示“骑兵”或“骑马的人”时,仅标注“qí”一个读音,主持人康辉解释说

2025-06-19 09:34:00

城西区举办2025年全国 “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动

城西区举办2025年全国 “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动

本报西宁讯 (记者 李延平) 6月1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青海省文化馆、城西区文体旅游科技局主办的“大地欢歌·幸福西区”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示范展示活动在刘家寨村举行,活动以“村晚+”模式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活动现场各族村民欢聚一堂,品味青海花馍、狗浇尿、酸奶、甜醅

2025-06-16 0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