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余载集报十万多份,七旬老人家里有座“报纸博物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2:25:00    

在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天伦北里小区,78岁的李铁光家里有座“报纸博物馆”。十万多份报纸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占据了卧室、储藏间甚至阳台的每一个角落。集报60多年来,李铁光收藏了古今中外的3万多种报纸,其中还有上百种珍贵的“异形报”。他的集报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传奇,更是一部用报纸串联起的鲜活历史长卷,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

探访丨上百种“异形报”藏珍奇

走进李铁光家的“报纸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直顶天花板的报纸,将整个房间填得满满当当,只留下一条仅够一人侧身通过的狭窄通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和纸张特有的气息。在这个略显局促的空间里,收藏了十万多份报纸,它们是李铁光积攒下的珍贵财富,每一份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与记忆。

在这些报纸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异形报”,有上百种。它们或是材质特殊,或是大小特殊,或是版样别出心裁,打破了人们对报纸的传统认知。用金、银、铜、铝等金属制成的报纸,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质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丝绸报、棉布报则质地柔软,触感细腻;能散发香气的闻香报,轻轻翻开,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需要戴着3D眼镜看的3D报;有用手指触摸、布满凸出圆点的盲文报;有镌刻着时代印记的邮票报、电话卡报、地图报;还有装在屏风、八音盒、风车轮里的报纸……各种报纸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在一张标着“火柴老报纸”的版面上,30多张火柴报盒整齐排列,盒子表面印着《民报》《神州日报》等微缩版报纸。拿起其中一个,仔细端详,印刷精美的图案和文字清晰可见,让人不禁感叹当年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李铁光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张1994年的《人民日报》,尺寸足有1.5米长、1米宽。“这张报纸可有来头!那时有一位记者朋友知道我喜欢收藏报纸,就把自己一直藏着的一张巨幅报纸送给了我,这报纸压根儿没对外发过呢!我当时如获至宝,都30多年了,这报纸还保存得很好!”

接着,李铁光又拿出一份令人惊叹的宝贝——刻在石头上的微型报纸。这块石头不足一个鸡蛋的大小,透过放大镜,才能看清上面刻的是报纸头版。每一笔每一划都精细入微,仿佛在石头上刻下了时代的印记。“您看这些报纸,啥材质都有!它们就像时代的活化石,既能摸到社会变迁的纹路,又能瞅见科技进步的脚印,还能闻到文化多元的味道,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报纸形式的创新探索。”

讲述丨六十余载集报成痴迷

李铁光是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退休工人,他一生别无所好,唯一痴迷的就是集报。“我小时候家境不富裕,得到一张报纸不容易。上小学时,全班就订了一份报纸。每次传阅完后,我总舍不得扔,叠得板板正正地收起来。那些报纸越攒越多,我对集报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震撼世界的消息,通过报纸传遍了大江南北。当时17岁的李铁光听说街上在发《人民日报》号外,便立刻冲出家门。他看见人们围着一辆载着报纸的大卡车,争抢着号外。李铁光一路追着汽车跑,一直追到东四,终于“抢”到了一份。回到家后,他将那份号外上的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自己也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历史事件。那份珍贵的号外,让他兴奋了好几天,也让他对集报的热情更加高涨。

为了集报,李铁光可谓痴迷到了极致。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见一辆三轮车拉了一车废报纸,便跟上去,与骑车师傅搭话:“师傅,我喜欢收藏报纸,能不能从这堆报纸中挑选一些。”师傅看着这个执着的人,便让他帮忙推车,答应到废品站后再让他挑选。李铁光一听,顿时浑身是劲,用力推着车。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废品站。李铁光顾不上休息,立刻像寻宝一样在报纸堆中翻找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他挑到了不少心仪的报纸,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捡到了金子一般。

李铁光收藏的这些报纸,有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有与报友交换的;有在寒风中苦等一宿买到的;还有发动全家人跑遍了报亭找到的。甚至有一次为了收集报纸,他竟上演了一出“买椟还珠”:家里来了客人,妻子让李铁光去市场买条鱼。在鱼摊前,李铁光注意到鱼下面垫着一张报纸,而这张报纸正是他没有的。李铁光便问老板:“这张包鱼的报纸能给我吗?”老板爽快地将报纸抽出来送给他。李铁光如获至宝,把沾着鱼腥味的报纸带回了家。当家人问起买的鱼呢,他才猛然想起,自己只顾着报纸,竟把买鱼的事忘了!

李铁光的集报之路,离不开妻子毛淑英的全力支持。1971年,两人结婚时,李铁光把自己收藏的一柜子报纸,当作珍贵的宝贝送给妻子。毛淑英笑着打趣:“人家结婚送衣裳,你倒好,送我一柜子报纸。”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她不仅没有抱怨,反而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李铁光的爱好,帮他整理、塑封报纸,甚至将家里的卧室、储藏间、阳台全都改造成了存报室。

互动丨办展览让报纸“活”起来

李铁光对藏报十分爱惜,甚至将报纸收藏变成了一门学问。

“报纸天天出,人们日日读。读完则罢,真正花心思收藏报纸的人并不多。”李铁光订了8份报纸,每天读完报后,他都会将有重大事件报道的报纸分类精心留存。他的分类十分细致:两会类、奥运会类、航空航天类、科学科技类、春节类、国庆节类等,每个类别都配有便签索引。其中,有许多见证历史的重要报纸:1949年《关东日报》出版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号外,1970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出版的“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特大喜报,2003年《光明日报》出版的“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号外……“收藏报纸就是收藏历史,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李铁光说,每一份报纸都承载着时代的信息,记录着社会的变迁。

在这些藏报中,《北京晚报》占据着特殊的位置。连起来10多米长的订报单,见证了李铁光与这份报纸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从这些订报单上,不仅可以看到他订阅报纸的时间跨度,还能看到报纸价格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让李铁光感慨万千:“1960年那会儿,订一年《北京晚报》是7.2元。这些数字可不光是报纸价格变化的事儿,简直就是咱们日子越过越好的活账本,百姓人均收入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这《北京晚报》就像个老邻居似的,从胡同口的糖油饼到奥运场馆的鸟巢,啥都给您记着。它可不单是张报纸,就是咱北京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展现,翻开哪一页都能瞅见自个儿的影子!”

最让李铁光自豪的,是2008年全家一起制作的208米长的“奥运报纸长卷”。为了收集《北京晚报》的奥运号外,全家人分工合作:李铁光和老伴儿每天在北京站等候,大女儿和女婿去天安门等候,小女儿和女婿到西单蹲点。奥运会结束后,全家人将收集到的所有奥运相关报纸精心拼接成长卷。这份长卷不仅记录了奥运盛事,更是全家人共同参与历史的见证。

“我不是报纸保管员,不能让这些报纸在家‘睡大觉’。”在李铁光看来,报纸不仅是个人美好回忆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为了让这些报纸“活”起来,他带着藏报奔波于北京、上海、西安、常州等城市,举办了上百次藏报展览。以报纸为切入点,为观众普及报刊知识,讲述动人的历史故事。

“每一份报纸都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串联起来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李铁光说。在他的“报纸博物馆”里,报纸不仅记录着过去,更连接着现在与未来。这些精心保存的报纸,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传承着历史记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褚英硕

流程编辑:U072

相关文章
联检科技:因为安全 所以美好

联检科技:因为安全 所以美好

4月22日,常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正式为联检(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联检科技,证券代码:301115)换发最新营业执照,标志着这家拥有66年历史的检验检测行业的先行者正式开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新征程。自1959年创立以来,该公司始终以“安全检测”为核心,致力于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安全

2025-04-24 14:52:00

关于阅读,陈丽君、董宇辉、康震、李子柒这样说……

关于阅读,陈丽君、董宇辉、康震、李子柒这样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化时间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2025-04-23 17:17:00

归还无忧・书香再续  —— 山东省图书馆 2025 年 “图书回家” 活动开启

归还无忧・书香再续 —— 山东省图书馆 2025 年 “图书回家” 活动开启

在书籍流转的时光长河中,那些静静躺在读者书架、床头的逾期图书,正盼望着重回图书馆的怀抱。值此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正式启动 2025 年“图书回家”活动,为逾期图书开辟“绿色通道”,诚邀广大读者助力书香再续。此次“图书回家”活动自2025年4月23日起,将持续至9月1日。活动期间,

2025-04-23 11:28:00

亏损10亿上热搜,门票是桂林旅游起点而非终点 | 新京报专栏

亏损10亿上热搜,门票是桂林旅游起点而非终点 | 新京报专栏

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黄洛瑶寨,外国游客与村民演员在红瑶民俗文化表演中互动。图/新华社桂林山水甲天下。坐拥“甲天下”山水资源,桂林旅游公司2020年至今却已累计亏损近10亿元。桂林旅游也因此上了热搜。据界面新闻报道,仅2024年,桂林旅游营收4.32亿元,同比就下滑7.58%;归母净利润亏损

2025-04-21 19:47:00

“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宁德时代最新发布→

“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宁德时代最新发布→

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这是一款磷酸铁锂电池。据宁德时代介绍,该电池续航达到800公里,峰值充电倍率接近12C,峰值充电功率超过1.3兆瓦,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同日,宁德时代发布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钠新”品牌首款产品——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也同

2025-04-21 18:03:00

尹锡悦受审场景首度公开

尹锡悦受审场景首度公开

今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当地时间就前总统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举行第二场公开庭审,尹锡悦于当地时间9时45分左右乘车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法院方面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允许尹锡悦搭乘的车辆驶入法院地下停车场。与第一次庭审不同的是,法院允许媒体在正式开庭前进行拍摄,但依然不允许对庭审进行现场直播。来源:

2025-04-21 09:46:00

25岁研究生患上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生存,室友:多次劝他就是不听

25岁研究生患上肾衰竭,只能靠透析生存,室友:多次劝他就是不听

在南方那所声名赫赫的 985 高校校园里,林浩一直是同学们眼中闪闪发光的存在。25 岁的他,正攻读硕士学位,学科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在实验室更是挑大梁的关键人物。他满心热爱科研,对自己的未来也满是憧憬,脑海中常常描绘着在学术领域大展宏图的美好画面。平日里,他的生活轨迹简单又单调,不是在实验室埋头钻

2025-04-16 11:07:00

山西省作家协会“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省作家协会“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科技大学

  本报讯 近日,山西省作家协会“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走进太原科技大学,带来一场“大唐北都太原府——《晋阳传奇》系列中的历史与文化”讲座。  “新时代作家大讲堂”是山西省作家协会打造的全民阅读品牌,2023年入选山西省十佳阅读推广品牌。“新时代作家大讲堂”设立“作家进校园”“小作家成长营”“文学名家进

2025-04-15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