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手艺人的服务手记(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5:33: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蒋胜龙在检修电路。

本报记者 门杰伟摄

图②:马英英在裁旗袍布料。

施俊炜摄

图③:刘中华在换电动车前轮轴承。

本报记者 周 欢摄

缝补衣物、修理电路、维修电动车……家门口社区手艺人提供的服务看似不起眼,却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记者近期在多地跟随社区手艺人走街入户,记录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触摸修修补补中的匠心独具,认真感受这份炙热的民生温度。

——编者

吉林长春市南关区环城社区维修工蒋胜龙——

当好社区维修“多面手”

本报记者 门杰伟

深夜11时27分,吉林长春市南关区环城社区的一栋居民楼下,维修工人蒋胜龙停好摩托车,背起工具包,三步并作两步迈上台阶,敲响二楼住户的门。

“蒋师傅,烧水时家里突然跳闸,现在一片漆黑,您快给看看该咋整。”手电光扫过家中的插座、电器,蒋胜龙掀开配电箱,精准地将漏电保护器复位,住户家中重现光亮。

“没啥大事,热水壶插头换个新的就行。”蒋胜龙一边收拾着工具包,一边安慰着住户,“下次遇到跳闸别着急,随时打我电话!”

今年是蒋胜龙从事社区维修工作的第三十七个年头。在他的工具包里,测量电压电流的万用表,维修水管的扳手、钳子等工具塞得满满当当。“在社区里做维修工作,就得当好‘多面手’。”蒋胜龙说,“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要想服务好各类需求,就得钻进去、沉下去,练好十八般武艺。”

经过年复一年的自学、训练、实践,蒋胜龙在维修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全、手艺越来越精。社区居民也都认准了蒋胜龙的“金字招牌”,无论家里是漏水还是断电,“找蒋叔,准能行。”

现在,蒋胜龙还新增了线上“问诊”服务。居民拍摄视频传至维修群或者给他打视频电话,他能通过插座焦痕判断线路问题,听水阀异响锁定堵塞管道。

这些年,蒋胜龙腾出时间向年轻维修工传授经验。“过去修100次积累的好做法,现在要变成人人能用的标准模式。”蒋胜龙介绍,维修团队构建起快速响应机制,维修工人接到需求后5分钟即可到达现场,普通问题30分钟内解决,复杂问题4小时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1天内形成解决方案,让居民的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海韵社区裁缝马英英——

一针一线中传承美丽

本报记者 曹玲娟

地处上海奉贤区柘林镇海韵馨苑,是一处整洁又不失烟火气的大型社区,马英英的裁缝店,就开在居民楼的底楼。

今年52岁的马英英,是个能干的女人。仗着18岁就开始在镇办服装厂工作10年的手艺,闲不下来的她退休后,在自家房子里开了这家社区裁缝店。

“我年轻时在服装厂,什么工序都干过,自家的房子,不用付房租,赚多赚少不要紧。我就是帮老人缝缝补补,做点棉毛衫,都是老人穿习惯的款式,外面蛮难找到的。”马英英说,“社区里的小店,靠的是实实在在的手艺和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现在顾客们越来越追求美了,店里的招牌产品已经进阶到旗袍。”

旗袍对制作手艺的要求高。马英英没有拜师,全靠自学。店里各式各样做工精良的旗袍,都是马英英的作品。

“做旗袍就是要精致。”马英英说,手艺人做事讲究一丝不苟,制作一件最简单的手工旗袍,从对花、粘衬到打刀眼、缝合,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我只能一件一件制作,速度有点慢,但品质有保证。”

小店虽小,市场很大。前段时间,马英英的小店又出了一个小爆款——被面旗袍。

被面旗袍,算是居民与马英英的共同创造。“过去被面是女孩子出嫁时的嫁妆,家家都有。那天顾客说起儿子要娶媳妇了,我们灵机一动,想到不如把被面拿来改成旗袍,第一件大红被面旗袍就这样诞生了,顾客穿着它出席了儿子的婚礼,可开心了。”马英英回忆。

马英英平时会把制衣过程拍成视频在网上发布,没想到,被面改成旗袍的视频火了。“来店里咨询的人变多了,甚至有外地的粉丝把被面快递给我,希望帮忙改成旗袍。”马英英说。

这份独属于社区小店的美丽与温暖,正在马英英的一针一线中传递下去。

江西南昌市西湖区电动车维修工刘中华——

老主顾们认准好手艺

本报记者周欢

“老刘,车半路‘罢工’,您快给看看!”早上8点,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桃花街道桃锦社区,居民张运茹推着一辆暗红色电动车径直走向“老刘电动车修理部”。

老刘侧着头仔细观察车轮。“轴承坏了,换个新的。”老刘用手指快速拨弄,动作熟稔,10分钟不到就让电动车“复工”。

今年60岁的老刘名叫刘中华,早在1995年就做起了自行车维修生意。这些年,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老刘决心调整生意策略——修“大家伙”要大场地,老刘租了间小门面;自称“没什么文化”的他,又“硬着头皮”开始学电动车修理技术。

“刚开始,拿起电路板,两眼发直。”不过,老刘有股韧劲,“只要肯学,还有学不会的事?”老刘特意从废品站论斤买回来一堆旧电机,个个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要研究就研究透!”

“后来,和修自行车一样,眼一看、手一摸,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在日复一日的琢磨、操练中,老刘的电动车修理技术不断提升。

问起为啥生意好,老刘就4个字——做好服务。“做好服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另外,还要有个‘好心’。”

隔壁超市老板李海明就记得,有一次找老刘看轮胎,他发现只是轮毂有细微裂痕,坚持不收检测维修费。“附近居民都知道老刘,能拧螺丝绝不换零件,5块钱能修好的绝不收10块。”李海明说。

“最忙的时候,一天光找上门的顾客就有20多个。”老刘还记得,去年,有位回头客推着电动车从5公里外的八一广场来找他,老刘一阵诧异:“这么远,何必呢,就近找个地方修就是了。”听到顾客回话说“我只信你”,老刘心里热乎乎的。

随着年龄渐长,老刘试过关店“退休”,可是大伙儿都舍不得他走。“只要我还修得动,就继续干!”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3日第19版)

相关文章
吴泰闸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

吴泰闸社区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

为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近日,仙营街道吴泰闸社区在社区活动室开展“红色故事汇,记忆薪火传”主题宣讲活动。辖区党员、居民代表参与,共同聆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活动中,老党员代表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语言,分享了红色经典书籍中的精彩篇章

2025-07-06 09:06:00

小河镇: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小河镇: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胡建玲)6月23日起,小河镇紧扣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增效,焕‘新’引领”及全国低碳日“碳路先锋、绿动未来”主题,统筹谋划、多管齐下,开展系列节能降碳宣传活动。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安排。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构建起镇、村(社区)两级联

2025-07-02 14:58:00

拔节生长看雄安 | 疏解议事会,看看他们议什么

拔节生长看雄安 | 疏解议事会,看看他们议什么

近两个月来,每到周六上午9点,在雄安新区启动区易安社区的会议室里都会举行一场接地气的疏解议事会。社区工作人员和首批上岗的13名疏解观察员围坐在一起,轮流说出居民们的烦心事。大家说问题、出主意、促落实,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在这里就有了破题的“药方”。“你提需求、我来解决、多方合力”的议事协商机制,渐渐

2025-06-26 10:03:00

太原和平北路派出所:织密安全防护网

太原和平北路派出所:织密安全防护网

6月20日清晨6时,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和平北路派出所辖区西巷社区飘来阵阵早餐香气,晨练的居民与巡逻的民警相互点头致意。寻常烟火气背后,是一组令人安心的数据:截至目前,辖区22个小区实现“零发案”,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0%,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3%。近年来,和平北路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5-06-22 06:29:00

超车撞到前车挡风被致骨折赔了6万5 超车刮倒前车后逃逸罚1千赔了6万5

超车撞到前车挡风被致骨折赔了6万5 超车刮倒前车后逃逸罚1千赔了6万5

近日,江苏苏州,男子郑某骑着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试图超车时,碰擦到了前方张某电动车上加装的挡风被左侧,导致张某跌倒受伤,车辆、手机损坏。事发后,郑某因害怕承担责任直接驾车逃离了现场,后被警方查获。最终,警方认定郑某行为是事故主因,张某电动车加装挡风被属于违法行为,担次要原因。由于郑某在事发后逃逸,警方

2025-06-16 11:16:00

上海黄金地段,停车"潽进潽出"!曾险酿大祸…物业劝不听怎么办?

上海黄金地段,停车"潽进潽出"!曾险酿大祸…物业劝不听怎么办?

“车满为患”的小区在上海并不少见但这样横七竖八的乱停车不仅有碍观瞻更是给小区居民带来不小的安全风险胶州路358弄银华苑的居民通过《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称小区消防通道长期被机动车占用救护车、消防车通行都会受阻银华苑建于1997年,是个仅有两栋高楼、300多户居民的袖珍小区,车位严重不足,即使是大白

2025-06-04 10:16:00

明起报名!福州市招募条件公布!

明起报名!福州市招募条件公布!

近日,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通知,共同组织实施福州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福州市2025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招募方案一、招募名额、岗位和服务期限2025年我市统一招募15名高校毕业生,安排到闽清县、永泰县从

2025-05-26 21:14:00

重庆九龙坡:“渝州帮帮剪” 小剪刀撬动大民生

重庆九龙坡:“渝州帮帮剪” 小剪刀撬动大民生

“张老师,我这头发又长啦,还得麻烦您!”5月15日,午后的渝州路街道科二社区一坪小区运动场内,77岁的钟长兴大爷笑着对老熟人——80岁的志愿者“银发剪刀手”张祯禄说。十多分钟时间,一款利落的平头发型出炉。这温馨一幕,正是“渝州帮帮剪”困难人群公益理发服务项目的日常写照。理发看似日常小事,却是困难群体

2025-05-23 15: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