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的计算方法如下:
确定税前工资:
首先确定个人的税前工资总额,这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收入。
扣除五险一金:
从税前工资中扣除个人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五险)和住房公积金(一金)。
扣除个税起征点:
从扣除五险一金后的收入中再减去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目前起征点为5000元。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用税前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和个税起征点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 - 五险一金 - 个税起征点。
应用超额累进税率: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税率是分级的,不同的收入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得出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缴税。
示例计算
假设某人的税前工资为10000元,五险一金为2000元,那么:
1.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 2000 - 5000 = 3000元
2. 根据税率表,3000元属于“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
3. 应纳个人所得税 = 3000 × 3% - 0 = 90元
4. 实发工资 = 10000 - 2000 - 90 = 7910元
因此,这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90元,实发工资为7910元。
建议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个人所得税计算器或相关手机APP来简化计算过程,确保准确无误地完成税务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