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利益,牵扯太多,要想做到宠辱偕忘,荣辱不惊,实在太难了。人非圣贤,不能免俗,在取得某些重大成就时,免不了飘飘然,然后一顿自诩。“自诩”在这里词性如何,又该如何结束,“诩”字该怎么读,“窃窃诩诩”又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一、“诩”的字形演变
“诩”字繁体为“詡”,分为“言”和“羽”两部分。“言”字甲骨文上部类似舌头,下部类似嘴巴(口),舌头中间多一横,表示话语从舌头出(鼓舌说话)。金文时,字形更加规整,中间变为“屮”形。小篆字体,整个上部多一横,有言的雏形。后来简化后,成了楷体“言”,作部首时,简化为“讠”。

至于“羽”,甲骨文金文字形都类似羽毛,楚系简帛时简化,更具有线条,类似两把开口朝左竖立中间两横的梳子。小篆时,字体再简化,中间三横。后来再演化、简化,就成了楷体的“羽”字了。

二、“诩”字怎么解释?
1.本义:说大话,夸耀。组词:自诩、夸诩。《汉书•扬雄传》上写道:“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大意就是:“仍然太奢侈浮华,不是尧、舜、成汤、文王三驱的本意。”
2.诩诩,同“栩栩”,生动可喜的样子。
3.普及。《礼记•礼器》上写道:“德发扬,诩万物。”翻译下就是:“将道德发扬普及到天地万物身上。”
4.“窃窃诩诩”,意为暗自夸耀。窃窃诩诩一词出自明代方孝孺的《与赵伯钦书》一书,原文为:“而习俗卑下,学者祰于旧闻,不复知有学术,窃窃诩诩,苟且自恕。”大意就是:“社会风气低下,学者们被旧有观念所束缚,不再追求新学术,而是私下自我夸耀,勉强宽恕自己,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三、自诩、自许,怎么区别?
自诩,就是自我夸耀,自己吹嘘自己,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含贬义,而且程度较重。而自许,指自己称赞自己,一般用于才学上的自我评价,带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另外,“自许”还带有某种目标、某种崇高使命的自我激励、自我期许。

四、“诩”字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即事
[元末明初]李穑
诩诩相徵记少年,杯盘到处被留连。
当时岂念吾头白,独坐高吟思渺然。
本诗作者李穑,字颖叔,号牧隐,明初高丽王朝后期(韩国)大臣、诗人,名儒李谷之子。全诗大意为:还记得年少时酒桌游戏间自夸自得的样子,喝酒吃肉吟诗听乐,觥筹交错、杯盘狼藉,流连忘返。当时哪里能想到如今我头发斑白的样子,只身独坐,高声吟唱,思绪万千。

这是一首即兴之作,本诗首句二句,诗人立足头发斑白的现实,回顾过去,想起年少时享乐生活肆意、英姿勃发、风采照人的画面;三四句再次回到了年老的现实中,勾起了种种异样思绪,不由得感慨万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同时抒发了对自身境遇的感触之情。
五、“自诩”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zì xǔ
同音字:自 许
诩部首:讠
诩结构:左右结构
六、结语
人之一生,境遇万千,有顺有逆。顺时乘风破浪,万难自开,兴致起时,有狂妄“自诩”之态;逆时诸事不顺,天厌地嫌人阻,斗志萎靡,有轻生厌世之态。无论顺逆,皆持平常心,顺时不“自诩”,逆时能“自许”,方能成就大自由、大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