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1 17:45:00
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美欣近日,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人民法院审理一起非法狩猎罪案件,为患病五保户被告人开启“绿色通道”,以司法温情化解缓刑执行难题,这一举措既彰显法律权威,又体现司法人文关怀。该案中,被告人李某在未取得狩猎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禁用工具猎捕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审理时,李某
-
2025-01-11 06:22:06
偷挖土方的法律后果主要取决于具体行为及其严重程度,可能构成以下两种罪名:盗窃罪一般情况:偷挖土方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且土方价值较大、次数频繁,则可能构成盗窃罪。立案标准:偷挖土方价值金额达到500元至2000元以上即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一般情
-
2025-01-10 01:25:10
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主体和程序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具有国家意志属性。政策则是由共产党党委或相关组织根据党章或相关规定制定的,体现的是党的意志,不一定具有国家意志属性。政策的制定程序相对灵活,不像法律那样严格。意志属性法律
-
2024-12-27 16:13:02
离婚是一个涉及法律和个人情感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制造离婚的建议:自愿离婚:夫妻双方均自愿离婚,并对夫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协议时,可采取协议离婚方式。双方需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并提交身份
-
2025-01-12 22:56:06
上位法是指 效力等级较高的法律,其效力高于其他法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上位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所有其他法律的母法。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其效力低于宪法但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
-
2025-01-11 02:19:11
法律规避,也称为法律欺诈,是指 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法律,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法律规避有四个构成要件:主观方面:当事人规避法律必须是出于故意,即当事人有逃避适用某种对其不利的法律的意图。规避对象:当事人规避的法律是本应适用的强行
-
2025-01-08 06:11:36
法治优于人治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述:集体智慧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它反映了社会的普遍意志和理性判断。公正性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明确性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清晰的指导。防止权力滥用法治能够限制个人权力,防止权
-
2025-01-16 07:50:39
结案和撤诉都是法律程序中用来结束案件的方式,但它们在法律效果、适用情境以及后果上有所不同: 结案法律效果:法院对案件作出最终判决或裁定,案件进入终结状态。适用情境:通常在案件审理结束后,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决定。后果:当事人需要遵守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撤诉法律效果:原告在案件审
-
2025-06-05 17:33:00
司法部发布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明确客观题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16日至6月30日,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13日、14日,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月12日。公告明确,2025年继续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放宽地区实施降低报考专业学历条件、降分录取的放宽政策,继续允许符合专业学历条件的全日制普通
-
2025-01-11 19:06:06
污染耕地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该法是专门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明确了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责任和义务,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措施和处罚。《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这是针对江西省具体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一步细化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和监督管理。《环